近日,南宁市生态环境局召开水污染防治工作会议,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天深主持会议并作讲话。会议深入分析2024年全市水生态环境治理成效,并对2025年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会上,市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管理站通报了2024年南宁市水质总体情况,邕宁、良庆、宾阳、横州、武鸣、上林生态环境局就辖区水生态环境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作了深入剖析。水生态环境科对2024年全市水污染防治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2025年任务作出具体安排。
会议指出,2024年,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坚持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狠抓流域精细化治理,持续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牢牢守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安全底线,不断巩固城市内河治理成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水生态环境支撑。全市主要流域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市县两级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建成区原有黑臭水体水质达标率继续保持“三个100%”。城乡水环境治理进一步深化,城市地表水水质指数同比改善1.02%,“千吨万人”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同比提升20.8个百分点,城市污水集中收集率同比提高3.18个百分点,那考河成功入选国家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会议强调,尽管2024年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但当前我市水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形势依然严峻,汛期污染防控压力较大,水环境基础设施仍存在短板,部分饮用水水源环境风险隐患不容忽视,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任务依然艰巨。面对中央第三轮环保督察涉水问题迎检的压力,需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和有力的举措,推动水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
会议对2025年水污染防治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一是聚焦目标,精准治理。要紧盯国考断面水质目标,深入推进地表水“提质进位”行动,有序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打造更多水清岸绿的美丽河湖示范样板。二是严守底线,保障民生。要将饮用水源保护作为民生头等大事,全面推进水源保护区“应划尽划”,持续强化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确保群众饮水安全。三是抢抓机遇,补齐短板。要抓住政策窗口,对照梳理存在的水环境问题,精心策划一批水环境治理项目,争取更多上级资金支持。大力推进全域入河排污口整治,全力实现城市内河长治久清。四是要科技赋能,提升效能。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水生态环境监测预警能力,全面建立不稳定达标河流水质指纹库,实现污染源精准溯源和科学管控,持续为水环境治理提供技术支撑。五是要党建引领,凝聚合力。要进一步强化党建在生态环境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日常监管和排查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提升全市生态环境系统治水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全力以赴完成2025年水污染防治目标任务,为推动南宁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市生态环境局各派出机构分管领导和相关业务负责同志,水生态环境科全体人员,土壤科、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市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管理站相关业务负责人参加会议。
来源:南宁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