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行业信息 | 国外行业信息 | 国内政策 | 行业技术 | 企业动态 | 展会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行业 > 柳州全国水质“五连冠”秘诀何在?
柳州全国水质“五连冠”秘诀何在?
发布日期:2025/2/26 10:18:50


    生态环境部日前公布2024年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在地级及以上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排名中位居第一名。从2020年起,柳州已连续5年获得全国“水质冠军”。


    日前,记者漫步于柳江南岸的江滨公园步道,只见江水水质澄澈,折射出迷人的湖蓝色。

    此情此景让人几乎忘记柳州市曾经历环境污染之痛。作为广西第一大工业城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柳州工业声名鹊起,但生态环境恶化,工业污染源达2000多家,酸雨率一度高达98.5%,部分断面水质恶化为劣Ⅴ类。

    从“酸雨之都”到全国水质“五连冠”,这背后,有着怎样的秘诀?

    “答案是勇于在最难处攻坚,敢于在最痛处亮剑。”柳州市副市长陈文敏表示。

    高位推压、科技赋能、协同联动,多管齐下改善水环境质量

    管理污染物入江是难中之难。“柳州是工业城市,企业多;柳江支流多,全面监管保护难度大;降雨集中,水量变化大,对河流水质也产生影响。”柳州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韦永祥说。

    建立机制。依靠法律法规,成立柳州市柳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委员会,设立柳州市柳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中心,颁布实施《柳州市柳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柳江河流域水质保护和提升规划》等17个水生态环境保护文件。建立“河长+检察长”“河长+警长”协作机制,成立水上综合执法队伍,巡查、整治水域各类违法行为。近三年,全市2000多名河长累计巡河32.2万人(次),整治非法侵占水域岸线和垃圾倾倒等河湖乱象问题583个。

    科技赋能。柳州建设“1个控制中心+6个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10个微型水质自动监测点+1台水质应急监测车”的水质监测网络,建设水环境大数据精准监测溯源系统和柳江干流河道“天眼”系统,将柳江各级监测断面水质纳入环保目标责任制考核。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管理平台,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与航测等技术,实现环境监管执法数字化、智慧化、精细化。

    “多亏这些设备,让我们发现了如此隐秘的排放口。”2023年年底,柳州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梁佩玲利用信息化手段,发现柳江河某条支流上一个合作社违规排放废水。

    “整个案件调查期间,我们复查两次,采样监测3次,责令整改并现场指导后,这家合作社才完全停止排污行为,并配套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梁佩玲说。

    加强联动。生态、水利、农业、林业、住建等多个部门联合,组织各县区开展水污染防治和水质提升专项行动,改善柳江流域水环境质量。率先在广西建立“区内+区外”跨区域协作机制,实现流域的共同保护和上下游的共同治理。坚持“共抓大保护”流域治理思维,与贵州省黔东南州建立都柳江流域环境合作机制,与桂林市、来宾市、河池市建立红水河、柳江、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机制,与来宾市、河池市建立柳江干流河道采砂规范管理跨区域协作机制,实现流域共同保护、上下游共同治理。

    敢于断腕、勇于转变,与污染源决战到底

    敢于断腕。为牵住治理工业污染这个“牛鼻子”,实施搬迁一批、改造一批、关停一批、整治一批,用“长牙齿”的制度让排污企业转型发展。目前,当地500多家“散乱污”企业全部完成整治,关停柳电、柳化、柳锌等高能耗、重污染企业,一批电镀厂退城进园,柳州锌品厂等企业搬迁改造,政策性关停柳化老厂区。

    勇于转变。近年来,柳州对造纸、化工、制糖等重点用水行业开展水效对标达标,实施绿色转型,加强对循环用水系统、冷凝水回收再利用、废水回用等技术的改造,全面提升用水效率。创建柳州钢铁集团等3家自治区节水标杆企业和凤山糖厂等11家市级节水型企业,2023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96.44%。

    “走绿色发展道路是柳钢的必然选择。”柳钢集团技术中心党委副书记、主任阮志勇说,近十年来,柳钢积极探索利用先进的水处理技术,投资约8亿元,建成90多套大型水处理设施、4座废水集中处理站,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达到98.3%。

    近年来,柳州投入25亿元实施排污口截污工程,对市区江段34个排污口进行截污。不断完善五大污水收集系统,建成58座污水处理厂,铺设排水管网2188公里,市区污水处理率达99.17%,全市工业园区实现污水集中处理。截至2024年年底,市区建成污水处理厂共6座,日处理量约61.76万吨,配套建成污水管网379.8公里,市区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68%,创历史新高。

    “只要损害江水,污染再小也要治。”在环江村雷村屯,记者看到了一个如小公园般优美的污水处理站。这处村屯生活污水处理站综合了物理、化学、生物处理技术,可实现污水稳定达标排放。

    “这里建设了26套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污水收集率达90%。”柳州市城中区生态环境局局长车津程介绍,除了雷村屯,环江村东流屯还有一座生活污水处理站,用于处理5户人家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处理后排放的污水,达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一级标准。

    此外,柳州持续加强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截至2024年年底,柳州完成767个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入河排污口整治完成率达96.4%。开展堤防护岸、河道疏浚、岸坡整理等综合整治。2016年以来,累计建成堤防护岸276.78公里,排涝泵站45座,实施水土保持工程31个,水土保持率达到82%以上。

    加强河道美化建设,百里柳江换新颜

    “从历年排名前十的城市水质情况看,各地之间的差距非常小,水质指数常常是百分位甚至千分位之间的数对比,水质稍有波动就会影响排名。保住冠军,我们需要不断努力。”韦永祥说。

    虽然水质好转,柳州并没有放缓水环境治理的脚步。

    柳州每年增加资金投入,持续推进柳江流域水环境治理专项整治,强化石榴河、洛江等重点支流水环境风险防控,实施23个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21条美丽幸福河湖建设、188个农村供水项目及12个中央水环境污染防治专项资金项目。

    近年来,柳州在打造“百里柳江”方面投入资金达50多亿元,实施“百里柳江”综合治理工程,投资18亿元实施黑臭水体整治工程,对沿江两岸55.5公里的河道、排口进行综合整治,开展沿江两岸河道整治、污水治理、危旧房拆迁、市政设施完善和园林景观建设,对河北半岛、河东及竹鹅溪等河道实施河道整治、污水截流、景观改造等综合性工程,清淤50余万立方米,设置园林景点30多个。

    水质“五连冠”得来不易,是柳州市政府多年来做足科学护水、精准治水、智慧管水、联合保水大文章的结果。

    “柳州将把水环境保护作为美丽广西、美丽柳州的重要抓手,全民上下精心绘制护水、治水、兴水蓝图,为美丽广西建设画卷涂上柳州最明亮的颜色。”陈文敏说。

    来源:中国环境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10-88372272 E-mail:1915838305@qq.com
最新资讯
生态环境部部长:杜绝污水处理标准一刀切!
广州市河长办调研荔湾区河湖长制和海绵城市
呼和浩特出台管控办法 护航海绵城市建设
重庆水务发布2025年度“提质增效强回报
天津全面提升中心城区防汛排涝能力
三个维度看株洲如何建设“会呼吸的城”
《广东省河湖长制条例》出台 以法治护航河
驻马店市生态环境局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 守
闽清推进新一轮闽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
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以治水治林新成效更好
热点资讯排行
1阳泉市财政局下达省级补助资金 支持城镇排
2中国一冶城建公司海绵城市专利技术获奖
3湖北两校携手推出黑臭水体治理利器
4服务“全域海绵” 赋能城市之美——亚井雨
52024中国环博会深圳展 IE expo
6新型聚合物检测方法在防治水污染中的应用
7全球最大环保展慕尼黑IFAT中国系列子展
8告别“开膛破肚”,排水管网“微创术”了解
9六大主题分会聚焦水利行业热点,尽在9月4
10“数字巢湖”让流域水污染“标本兼治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 2000-2022 www.c-wat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水工业网互联网站 经营证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203225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2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