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正式施行《六安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打造生态宜居“好环境”。
深化红绿相融城市更新。围绕生态本底与革命老区红色基因深度融合,创新“海绵+红色教育”模式,植入生态植草沟、雨水花园、透水步道等海绵设施,打造赓续主题公园,建成“可漫步、可阅读、可呼吸”的海绵慢行系统43.56公里,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90%以上。
形成洪涝统筹涝污联治。健全三级洪涝韧性体系,实现城区50年一遇防洪标准全覆盖,45.4%城市建成区达30年一遇内涝防治标准。不断优化“调蓄-净化”同步机制,面源污染控制率超45%,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90.2%,淠河干支流水质稳定Ⅲ类以上。
加快绿廊活力海绵改造。逐步形成“点线面”空间布局的海绵架构,启动海绵化改造项目5个,建成使用口袋公园2个,开工建设海绵化提升项目14个,建成海绵生态步道13公里,有效串联淠干右岸生态涵养带等2大重点片区海绵项目。
来源:六安市局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