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规划背景 1、政策引领:遵循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国家、省、市最新要求。
2、标准更新:2022年3月,《城乡排水工程项目规范》发布,明确了雨水三套系统的实施路径,有力促进了雨水排水系统建设理念的转变。
3、示范城市建设:2021年广州市成功入选首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充分汲取示范城市建设经验,完善城市雨水径流管理体系。
二、规划目标 2025年:45%的建成区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初步构建健康的雨水径流管理体系。
2030年:80%的建成区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2035年:在排水防涝体系健全、水生态环境改善及雨水资源利用等方面取得新进步,总体消除防治标准内降雨条件下的城市内涝现象。
三、规划主要内容 1、水生态安全格局
宏观划定水生态安全格局,分类制定规划指引,严格控制开发强度;构建“八片六廊多节点”的海绵绿色基础设施总体布局,并对应提出管控要求。
识别洪涝风险要素纳入管控,保护排水防涝系统格局。
2、分区划分
广州市在九大流域和105个排涝片的基础上,分别依据控规管控单元和径流路径,划分出3003个海绵管控单元和2575个排水分区,实现规划管控和运行管理的“双线管控”。
3、排涝片规划方案
(1)建成区排涝片:以问题为导向,统筹水安全治理、水生态环境保护、雨水资源利用。按照“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综合治理”的思路,完善涉水相关设施。
(2)非建成区排涝片:以目标为导向,保护水生态格局。
4、实施保障
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衔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落实“五年一评估”制度;衔接国土空间详细规划,指标纳入海绵城市专章。
完善保障机制:完善智慧化、人才、资金和社会参与保障机制。
来源:广州市水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