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桂大地,江河纵横,湖泊星罗棋布,水是这片土地的灵动脉络。
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工作要求,以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精准、科学、依法治污为工作方针,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系统治理,碧水保卫战成效突出。在水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给全区人民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答卷,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发布的消息称,2024年,广西水环境质量持续领跑全国。
在1月—12月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排名中,全区有8个市进入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前30名榜单,其中柳州市、桂林市、崇左市、河池市、百色市、来宾市6个市进入前10名,贵港市、梧州市进入前30名,柳州市连续5年保持全国第1名。全区112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98.2%以上,无劣Ⅴ类水质断面,128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群众饮水安全得到坚实保障。
这一优异成绩的背后,是广西多管齐下、持续发力的综合治理。
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黄颖介绍:“广西这几年在深化跨区域协作方面不遗余力,与云南、贵州、湖南、广东四省开展省际河湖联合巡查,携手推进湘江、万峰湖、鹤地水库等跨界河湖库保护治理。实施第二轮右江、漓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协议,推动签订第四轮粤桂九洲江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协议,共同守护流域水生态水环境。”
在政策引领与规划落实方面,广西印发《广西2024年度水污染防治工作计划》,明确年度工作目标,分解落实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深入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方案》和《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两项中期评估工作,为科学治水提供有力依据。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召开全区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暨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现场推进会,部署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任务,推广南宁那考河等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成功经验,桂林灵渠入选生态环境部第三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邕江(南宁段)入选2024年全国幸福河湖,滨水空间建设带动周边商业与生态协同发展。
“我们将以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为重要抓手,推动补齐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突出短板,稳定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让越来越多的河湖呈现‘有河有水、有草有鱼、人水和谐’的美好景象,将美丽河湖打造成广大人民群众家门口的‘诗与远方’。”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水处负责人黄勇谈到美丽河湖建设时,描绘了广西今后碧水保卫战的宏伟蓝图。
在重点流域治理与饮用水水源保护上,广西直面重点流域突出环境问题。曾经污染严重的南流江、九洲江、钦江等河流,通过成立重点流域指挥部统筹协调、组织专家技术团队开展技术帮扶、制定“一河一策”治理方案、加大督导力度定期开展水质分析等举措,水质得到显著改善。
同时,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全力服务平陆运河、环北部湾广西水资源配置工程等重大工程建设,指导钦州市完成钦江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调整,推进第二水源屯六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依法审查6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调整、撤销)方案,完成4个水源保护区优化调整,联合执法局妥善解决6起饮用水水源保护信访事件,及时化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近年来,广西生态环境部门也在稳步推进入河污染物排放管控,印发相关方案,规范新改扩建排污口设置审批、优化审批流程。目前,已完成珠江流域、长江流域和西南诸河等干流及支流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近9成已查明的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针对工业园区的污水治理难题,建立健全工业集聚区和化工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日超标预警机制,督促相关部门及时处理超标问题;定期通报全区127家县级及以上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运行负荷、达标排放等情况,督促地市加快补齐污水处理设施短板,加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监管。
展望未来,广西将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严格落实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各项措施,不断巩固和提升水环境质量。相信在八桂儿女的共同努力下,广西的江河湖泊将继续保持清澈,为这片土地带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绘就更加壮美的生态画卷。
来源:中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