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辽宁省沈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的智慧水质监测实验室,自动传送系统正配合着机械手,有条不紊地实现采样瓶自动上线、检测、下线,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据观察,经过“AI医生”的检测,中控电脑上显示出一份份送检水样本的“体检报告”。
“这套国产全自动AI水检系统自去年3月投用以来,不仅实现水质检测效率指数跃升,更开启了24小时全天候‘智慧检测’新模式,将人力从枯燥模式化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提高了检测效率和精准度。”沈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分析部副部长杜治舜说。
智慧水质监测实验室核心区域内,10个检测工位共配备30个智能模块,可一次对200个样本进行批量处理,并自动检测和分析样本内化学需氧量、氟化物等6项关键参数。检测进程实时投射在中控屏幕上,样品轨迹全程可追溯;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手机“云端”下达指令,让这里成了可无人值守的“黑灯实验室”。
“以往检测一项参数需要一到两个人,6个参数需要十几个人协同操作,现在只需要一到两个人维护设备就够了,解放出来的人力可以去做更多有意义的工作。”分析部工作人员石韵说,从样品抓取扫码到检测数据生成,全流程较传统模式提速了近10倍。“尤其在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发生时,面对紧急加样的需求,24小时不间断运转的‘AI医生’更能彰显其优势,为应急决策提供及时、精准的数据支持。”
此外,智能系统可以精准控制试剂用量,大大减少药品损耗,控制废水产生量。由于检测试剂的配制过程中含有高强酸,传统检测方式存在安全隐患。“引入智能设备后,全封闭的检测方式可极大减少对实验人员的身体伤害。”杜治舜说。
据了解,沈阳智慧水质监测实验室自投入使用以来,已录入7131个样品、33103条数据。辽河干流、蒲河等沈阳重点河流的水质密码在这里实现层层解析。
“通过搭建‘环保+科技’水质监测网络,沈阳市逐步实现了预警、溯源及时精准,控源、治污快速处置,助力河流水质持续提升。”沈阳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处处长荆勇表示,将继续优化监测网络,以科技助力水环境治理,守护碧水清波。
来源:中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