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在聊城市站前街,一台形似微型坦克的机器人沿着雨水管道缓缓行进,后方屏幕实时显示管道内部360度的清晰影像。这是市城管局市政中心抢抓汛前黄金期,运用“科技+人工”的创新模式,对主城区地下排水管网展开全面排查整治的场景。截至目前,该中心已完成95公里管网检测,发现35处问题,维护10座雨污泵站。
市政中心引入CCTV管道检测机器人、QV电子潜望镜等先进检测设备,为地下管网检测安上了“透视眼”。四轮驱动的CCTV管道检测机器人,配备着高清摄像头与激光测距仪,可灵活穿梭于地下管道,精准捕捉到淤积、腐蚀、破损及塌陷等病灶;QV电子潜望镜则通过可伸缩杆件深入管道,实现“即插即检”诊断,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
“这些设备相当于给排水管网做‘肠内窥镜’检查,可精准排查管道内病灶。”排水科负责人温海舟介绍,传统人工检测受限于空间环境,难以发现隐蔽病害。如今,通过智能设备采集的影像数据,实时掌握管网状态,降低了作业风险,保障了管道检测工作的高效开展。
为有力有序做好防汛备汛工作,市政中心将主城区划分为四个网格,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汛前排水设施排查整治行动。在“点”上,队员聚焦十字路口、易积水点、老旧小区、下穿式桥涵等重点区域;在“线”上,扩大排查范围,聚焦主次干道的排水管道;在“面”上,建立常态化巡查机制,通过日常巡查和实时监测,确保排水设施始终处于良好运行状态,为城市安全度汛筑牢根基。
雨污泵站作为城市排水系统的枢纽,是赋能韧性城市的重要设施,其运行状态直接关系到废水外排效率和度汛安全。市政中心对雨污泵站的维护保养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通风、检测有害气体、准备下井作业……4月11日,在站前街污水泵站,“城市蛙人”段振文在队友的协助下,穿上厚重的潜水装备,潜入漆黑一片的集水池中,用双手一点点地将进水格栅和潜水泵排水口的堵塞物清理干净,保障排水畅通。
在城区雨水泵站,市政队员对泵站内的电气元件、闸门等设备进行全面检修保养,对河道泄洪口周边的垃圾漂浮物进行打捞清理,对下穿式桥涵泵站周边的收水口、收水槽等进行重点清理。
“我们建立了详细的排水设施管理台账,实时记录排查、整治进度以及管网健康状态。对于排查出的问题,能现场解决的立即解决,无法现场解决的疑难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及时制定科学合理的整改方案,确保汛期排水管网畅通无阻,切实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水平。”市政中心党委书记、主任韩宗宝说。
来源:聊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