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4月7日—10日,宿迁市作为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受邀参加由江苏省城镇供水安全保障中心、省城镇供水排水协会、省海绵城市联盟、省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工程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城市内涝治理与海绵城市建设管理专题培训。会上,宿迁市以《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实践》为题,分享了宿迁经验,为全国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宿迁样板”。
近年来,宿迁迅速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将海绵城市建设作为实现修复城市水生态、改善城市水环境、提高城市水安全等多重目标的有效手段,坚持规划引领、全域统筹、系统治理,形成了具有宿迁特色的海绵城市建设模式。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坚决贯彻落实《宿迁市海绵城市条例》相关政策法规要求,坚持多层级联动、多专业合作、多工作融合、多部门协同的工作模式,海绵、园林、市政、供排水等相关部门统筹联动,协同推进城市排水防涝、雨污分流提质增效、老旧小区改造等涉水工作,分批治理历史易涝积水点36处,通过系统化整治显著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为居民营造安全宜居环境。
二是坚持全域推进。以“全市域、全行业、全类型、全流程”的工作推进模式,按照“重点项目、示范项目、达标片区、示范片区”的四级体系,统筹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建成鸟悦园、英雄园等100余个示范项目,山水绿廊、阿里山河等5处示范片区,宿豫核心区、老城区等17个达标片区,从新建住区到老旧小区改造,从市政道路改造到园林绿地品质提升,从校园建到单位庭院开放改造,全力打造“绿在城中、城在绿中”的海绵城市生态格局。
三是实施创新赋能。宿迁市坚持以技术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系统编制13项涵盖设计、施工、验收全流程的技术导则,形成本土化技术规范体系。针对高地下水位等地域特点,开展“低影响、微改造”技术攻关,创新研发一体化开口路缘石、路面雨水截流装置等3项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技术标准的完善和创新成果的转化,宿迁市有效破解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技术难题,为同类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范例。
宿迁市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践,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了有益借鉴。下一步,宿迁持续将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作为推进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有效途径,不断探索新路径、新模式和新机制,全力打造“天更蓝、水更清、林更茂、景更秀、人民生活更美好”的韧性宿迁、宜居宿迁、生态宿迁。
来源:宿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