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山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复《中山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2022-2035年)》(下称《规划》)。《规划》明确了中山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与路径,将系统性解决内涝、水污染等问题,打造“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生态宜居城市。
《规划》范围包括中山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规划空间层次。
中山海绵城市规划建设范围包括中山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规划空间层次。其中,市域面积1781平方公里,市域规划重点统筹全域海绵要素规划管控、生态空间格局构建及开发保护、流域“涉水”系统的战略部署和总体布局;中心城区面积368.6平方公里,中心城区规划重点是针对中山市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等“涉水”问题提出解决路径、确定海绵城市近期建设的重点。
中山将对三级管控单元分区管控。
根据中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的信息,中山将建设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粤港澳大湾区高品质生态之城。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面积将达到海绵城市要求。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构建海绵城市生态格局、三级管控单元分区管控、构建“流域-城市-社区”海绵系统、重点打造特色片区等。
中山将构建“流域-城市-社区”三个层级海绵城市系统。
中山海绵城市近期建设的四个重点区域是:莲兴涌-大滘涌片区将打造为水环境治理示范,白石涌流域将重点探索污涝协同治理模式,三乡镇将示范洪涝协同治理路径,翠亨新区东片区则创新实践海岛型海绵城市建设。同时,中山还将规划建设海绵型社区、道路、公园等多类项目,为全市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来源: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