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凤区中北部排涝能力提升项目 设计总蓄水能力5.7万立方米 8月11日,在银川市金凤区中北部排涝能力提升项目现场,施工人员正在对地面停车场及配套设施进行施工。该项目的调蓄池建设工程已完工,且在前几日的降雨中发挥了作用,有效提升了金凤区中北部地区的排涝能力。
“项目设计总蓄水能力达5.7万立方米,调蓄池分为两座独立池体,单座蓄水能力为2.85万立方米。每座池体内均配置3台潜污泵,并配套建设进出水管道系统、粗格栅、细格栅、真空反冲洗系统及监控、通风、电力等附属设施。”该项目负责人麻吉介绍,项目位于金凤区毓秀公园南门停车场东侧,总占地面积12881平方米。地面停车场及其配套设施的施工,在保障防汛功能的同时,既能美化城市景观,又能缓解公共停车压力,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
记者了解到,金凤区中北部排涝能力提升项目的雨水调蓄范围覆盖金凤区中北部25.7平方公里。通过建设大型地下调蓄池及配套管网,可在强降雨时高效收集初期雨水和溢流污水,显著减轻市政排水压力,降低内涝风险。
金凤区南部排水系统调蓄水池工程 有效提升区域防涝泄洪能力 作为今年银川市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的重点工程之一,金凤区南部排水系统调蓄水池工程项目正在全速推进。目前,项目建设已取得阶段性突破,蓄水池第一道混凝土支撑体系完工,80%的基坑土方开挖任务完成,第二道内支撑混凝土浇筑完毕,正全力推进第三阶段土方开挖,整体工程进度已达45%,为后续主体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金凤区南部排水系统调蓄水池工程项目位于宝湖中路与满城南街交会处东北角,将新建一座地下封闭式调蓄水池,池长277.8米,池宽37.8米,平均有效水深8.3米,有效容积75000立方米,同时配套建设进水泵站、进出水管道等相关附属设施。项目服务范围北起长城路、南至南绕城高速、西起亲水大街、东至唐徕渠,服务面积7.5平方公里。该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建成后将有效提升区域防涝泄洪能力,为城市安全筑牢“韧性屏障”。
七子连湖排水防涝优化提升改造工程 预计11月中旬完成建设 8月11日,银川市金凤区南部七子连湖周边排水防涝优化提升改造工程进入初期雨水调蓄池施工阶段。该工程将从源头解决雨水出路问题,缓解合流排水系统下游压力。按照规划,工程将把市政雨水出水口就近接入水系,完善项目服务范围内的雨水管道及附属设施,实现初期雨水截流、中后期雨水排入七子连湖与二排水沟水系。
在金凤五路与康银巷交会处,初期雨水调蓄池的基坑已开挖完成,施工人员及车辆正进行基坑支护,这标志着排水防涝优化提升改造工程进入关键阶段。据介绍,七子连湖沿线将新建7个初期雨水蓄水池,中后期雨水可直接排入湖中。项目预计于11月中旬完成全部建设内容。
“初期雨水弃流设施是一种用于收集和处理降雨初期污染较重雨水的基础设施,也是生物滞留设施、渗透塘、渗井、湿塘、蓄水池等低影响开发设施的重要预处理设施。”银川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初期雨水弃流设施是什么样的呢?在金凤区阅海万家E区西侧小微公园,记者看到一处已建成的设施,其采用“电动截污井+初期雨水弃流池”来收集和弃流初期雨水。开始降雨时,初期雨水会冲刷地表,携带灰尘、油污、垃圾等污染物,形成浓度较高的径流。此时,初期雨水弃流设施会通过特定装置截留并处置这部分污染严重的雨水,让后续相对干净的雨水排放或进入收集利用系统。
据了解,该设施是保持河湖水质的重要措施,也是海绵城市建设、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及城市排水系统中的关键设施,不仅能有效减少初期雨水对水体和环境的污染,还能降低后续雨水处理的难度和成本。随着银川市海绵城市建设的推进,大部分城市建成区已建成分流制雨水、污水系统,城市“韧性”持续提升。
来源:银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