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内蒙古把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重点任务,继续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蓝天保卫战成效显著。加强重点行业深度治理,实施5家钢铁企业、15家焦化企业、17家水泥企业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建设,分别完成改造目标任务的80%、69%、71%。深化呼包鄂、乌海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治,在乌海及周边地区试行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轮值制度,提升重污染天气协同应对能力。突出采暖季原煤散烧污染治理,加大春耕备耕期间面源污染控制力度,开展夏秋季臭氧攻坚行动,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今年上半年,全区平均PM2.5浓度为24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11.1%;优良天数比率为87.8%,同比上升3.4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气比率为0.3%,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六项大气污染物浓度同比实现“六降”。
碧水保卫战稳步推进。深化全区水环境形势分析会商,通过预警研判、溯源调查、技术帮扶和跟踪督办,推进水环境质量巩固改善。按照“依法取缔一批、清理合并一批、规范整治一批”整治原则,强化入河排污口整治,累计排查入河排污口3072个,溯源率100%、整治率97%。强化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出水达标监管,1月—6月,全区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出水达标率99.78%。上半年,全区地表水国考断面Ⅰ—Ⅲ类水质断面占比73.7%,优于国家年度考核目标3个百分点,劣V类水质断面占比2.6%,优于国家年度考核目标1.9个百分点。切实抓好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保护,黄河干流内蒙古段水质连续5年稳定在Ⅱ类优良水平。
净土保卫战持续深化。印发《内蒙古自治区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梯次推进整县美丽乡村建设。持续加强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防控,排查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217家。强化优先监管地块土壤污染管控以及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监督指导509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开展自行监测和隐患排查。推进涉化工园区地下水污染专项整治,汇总集成自治区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一张图”。高标准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完成建设项目176个。积极推进农村牧区生活污水治理,已完成237个行政村治理任务,占年度任务的67.7%。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保持在98%以上,62个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
下一步,内蒙古将持续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全力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和污染防治攻坚战,切实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有效防控生态环境安全风险,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推动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持续改善,努力把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构筑得牢不可破。
来源:中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