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记者 王丹容) 三大影响珊溪水库饮用水源的污染难题,被市人大常委会列为跟踪监督的重点问题。经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通过,市人大常委会昨形成关于水污染防治“一法两条例”执法检查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将于近日交于市政府办理。市人大常委会在审议意见中指出,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治本控源,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切实保护好饮用水源。
7月5、6日,市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26次会议审议水污染防治“一法两条例”执法检查情况报告,并就珊溪水库饮用水源保护问题进行专题探讨。7月7日,本报推出《四大因素影响“大水缸”水质》一稿,透视珊溪水库现状,呼吁全社会特别是各有关部门依法保护“大水缸”。报道刊出后,社会各界予以了广泛关注,不少读者纷纷打进本报党报热线,或登录本报瓯网,就保障“大水缸”安全建言献策。
在经过分组、联组审议后,市人大常委会向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提出了加大政府投入、解决禽养殖业污染、实现生态移民等六大整改意见,并指出要建立健全水库库区环境治理目标管理与考核奖惩机制,启动问责制。文成县养殖业整治、赵山渡库区的投饵性网箱养殖污染、泰顺城关饮用水水源地水质锰超标等三大问题,被列为市人大常委会跟踪监督的重点。
针对养殖规模在扩大,治理措施不到位、不奏效,整体水质在下降、局部水质在急剧下降的现状,审议意见要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引起高度重视,组织专门力量,痛下决心,采取科学、综合的办法,限时落到实处,从根本上解决畜禽养殖业的污染问题;并要正确处理农业扶持政策和环保要求不一致的矛盾,切实解决两张皮的问题。
针对赵山渡库区的投饵性网箱养殖污染等问题,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时指出,政府有关部门要规范水库渔业养殖及捕捞作业,依法取缔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网箱养殖,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水库生态修复;要全力遏制蓝藻异常增殖,取缔非法采砂和石材加工,遏制水质局部恶化势头。
据了解,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将把审议意见交由市政府办公室办理。市政府研究办理后,须于8月底向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汇报整改落实方案。此外,市人大常委会还将向社会公开审议意见办理情况,欢迎社会各界予以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