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监督为民、依法履职,将城乡生活污水治理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的重点内容,通过靶向发力、持久监督,推动污水治理从“补短板”向“提质效”跨越。
调研沉下去,问题浮上来 “河水有臭味,时常漂浮垃圾”“汛期街头发生‘爆管’,雨污横流”……走访调研中,泰州海陵区部分居民向市人大代表姜文湘反映。姜文湘在进行了大范围走访调研后,在去年初召开的市人代会上提出关于加强城乡生活污水治理方面的建议。
聚焦百姓事,下沉听呼声。为推动城乡生活污水治理取得实效,泰州市人大常委会注重发挥代表主体作用,发动各级人大代表深入“家、站、点”,并通过代表小组活动开展水质巡查监督。两年来,市县乡三级人大代表深入城乡、依法履职,提出涉及生态环境方面的意见建议百余条。面对群众呼声和代表建议,市人大调研组对全市城乡生活污水治理情况开展专题调研,就发现的问题和代表建议逐项梳理登记,对问题整改跟踪督办,将相关建议列入年度重点督办清单,督促市政府压实责任、高效整改。
紧盯薄弱项,监督动真格 泰州市人大常委会紧扣城乡污水治理“难点”,结合年度生态环保常态化调研、黑臭水体溯源排查等工作,将“刚性监督”与“柔性监督”相结合,综合运用代表视察、专项检查、听取报告和满意度测评等多种方式,打出监督“组合拳”。
9月上旬,在靖江九圩港春江花城、兴化临城街道仁家村等居民聚居点,泰州市人大常委会实地察看污水治理设施建设管护情况。10月下旬,市人大常委会专题审议城乡生活污水治理情况报告。“合理布局,分步实施,重点解决老旧城区、城中村等污水管网建设”“要加强保障,配齐力量,科学治理”……与会委员和列席代表积极发言。
紧盯短板弱项,市人大常委会督促政府重点围绕城乡生活污水设施建设、长江岸线环境隐患排查,特别是结合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指出的问题,拉出清单,对账销号。“将城乡生活污水治理持续纳入监督,必须监到问题上、督到关键处。”泰州市人大常委会环资城建工委负责人说道。
成效好不好,群众来评议 “现在河水清澈了许多,闻不到异味,漂浮物也不见了……”泰州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开展专题视察评议,群众向代表们反映。
通过持续推进,全市近两年累计新建扩建10.2万吨/日城市生活污水治理厂,新建改造城市污水管网141.42公里,检测污水管网193.72公里。1419个小区实现雨污分流,764个小区完成雨污分流改造,占比大幅提升。826个行政村完成生活污水治理管控,全部完成目标任务。
“我们将以监督为笔、以服务为墨,以人大监督‘绣花功’助力美丽泰州焕新颜。”泰州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童宁凌健叶海军
来源: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