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污水处理厂,大家都不陌生。可是,你见过一座占地仅1.314万平方米“小而精”的污水处理厂吗?在这里能让脏水变清水,让废水变“宝贝”。
记者来到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渭河北岸的西咸新区第十再生水厂,俯瞰整个厂区,如同一个“大水滴”被包裹在有序排列的城市绿化中;进入厂区内,映入眼帘的是干净的道路、白色的建筑。再细瞧,这里还有小河流水、鲤鱼嬉戏、绿植错落。
“目前,处理过的再生水会通过地下管网排入渭河,补充河道生态用水;也可留在厂区,实现内部循环。”秦汉新城污水处理紧急扩能项目的项目经理赵虎林说,这座装配式再生水厂每日可“吞噬”两万吨生活、生产污水,经多道工序“改造”,这些污水最终“脱胎换骨”,“重生”为清澈的再生水,养鱼、浇花、绿化、供热皆可用。
跟随西咸新区第十再生水厂技术负责人王研的脚步,记者开启了污水“重生”探访之旅。经过预处理车间、旋流沉沙池、生产车间、生物反应池等前几道环节,污水已经从“黑泥汤”变成了“清水”。再经过纤维转盘滤池和消毒池严格考验,污水将最终重获“新生”。
“这一步就像家用净水器的滤芯,只不过这个‘滤芯’更大、更耐用。”王研解释道,“经过过滤,水里的悬浮物几乎被全部清除,水变得透亮,凑近能直接看到池底,现在离清水就差最后一步了。”
此次污水“重生之旅”的终点站就是消毒池。水中加入次氯酸钠,可将其中的细菌、病毒及有毒微生物通通灭杀,污水也就达到了出厂排放标准。“我们每天都会检测水质,现在的指标比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还高,养鱼、浇花都没问题。”王研拿起一瓶经过处理的水,阳光下,再生水透亮无杂质。
完成“重生”的再生水,也不会就此闲置,而是立即开启“再就业”的新旅程,变废为宝滋养城市,满足周边绿化、灌溉需求,为城市“解渴”。
“为消除区域高峰期来水溢流风险,同时提升秦汉新城内的污水处理能力,陕建集团投资、建设、运营了这一项目。项目于2024年9月开工,今年5月正式运营。“赵虎林介绍,与传统混凝土污水处理厂不同的是,西咸新区第十再生水厂采用模块化(装配式)安装的建设模式,占地面积小,利用城市边角地带即可建设。建设过程中建材使用量较传统污水厂减少86%,碳排放量减少75%;建设周期可缩短至6个月—8个月,总投资比传统方式节省20%以上;同时采用DIAB装配式生物反应池,无须建造二次沉淀池,运营能耗可降低20%以上,碳排放量可减少28%;此外,剩余污泥产量少,按照每天处理2万吨污水的量来计算,每天仅需处理8吨污泥。
来源:中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