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工作人员正在清除微纳米气泡裹挟着升至水体表层的蓝澡。 |
新闻速读 百年一遇的大旱,使“水源”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相关报道称滇池水位已明显下降,专家也表示干旱易使水体污染物浓度增加,蓝藻很有可能大批量“复发”。改善滇池水水质,防止污染物浓度增大再次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前两天,云南夏之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夏之春”)董事长李杰率先喝了几口小清河入滇口经过“五化”处理的滇池水,“身体没有任何异常反应”,他笑着说:“水甜甜的。”
位于小清河入滇口水环境治理滇池工作站的夏之春工作人员们异常兴奋,因为经过2年多研究的“五化”(氧化、消化、生化、活化、磁化)治污项目于近日获得中科院相关专家的肯定和支持。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全国
记者查阅昆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资料得知,十年前,昆明市全市包括十四个县(市)区的人均占有水资源量是1272.96 立方,是1997年全国人均可开发利用水资源量2220 立方的57.34%。十年后,媒体报道称,昆明水资源严重短缺,目前滇池流域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70多立方,不足全国人均水平的八分之一。
在近几年的滇池治理中,滇池中高锰酸盐的污染基本得到控制,但总氮、总磷污染仍呈上升趋势。
夏之春在发现到这一问题后,就开始着手研究治理滇池水体富营养化的技术难题,目前已实施的“微纳米气泡水处理技术”能快速实现污水复清,解决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
“微纳米”气泡获中科院认定
据了解,微纳米气泡水处理技术在国际上属于前沿技术,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水处理技术之一。日本于2005年正式将微纳米气泡水处理技术作为唯一一项自然水体净化技术推荐给联合国环境计划署。
夏之春自主研发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依靠多叶水轮将水和空气一起吸入一个特制腔体机内加压、搅拌、混合,使其充分融合,并将溶气水通过导向旋切式释放器的骤然消能降压,促使微纳米气泡均匀、稳定地在水中释放出来。
2010年1月底,该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通过云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查新,查新报告指出:“能产生气泡平均粒径在200纳米至4微米之间,气泡含率84%-90%,气泡平均上升速度4毫米每秒至8毫米每秒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在国内检索范围未见文献报道。”
2010年2月底,中国科学院对该装置产生的微纳米气泡进行检测,结论指出,Ⅰ型机组产生的气泡平均粒径在200纳米至4微米之间,气泡含率84%-90%,气泡平均上升速度4毫米每秒至8毫米每秒;Ⅱ型机组产生的气泡平均粒径在700纳米至12微米之间,气泡含率82%-90%,气泡平均上升速度10毫米每秒至15毫米每秒。
20天内可消除水体臭味
“粒径在200纳米至4微米之间的微纳米气泡不断地运动,并以每秒4毫米至8毫米的速度上升,将悬浮在水中的蓝藻以及其他污物裹挟着升至水体表层。”李杰说。在“氧化”的发生装置里,记者看到微纳米气泡将水“染”成“乳白色”,不断涌向水体表层,并在水体表层破裂,而其携带的蓝藻则漂浮在水体表层,约有3-5厘米那么厚,工作人员忙把蓝藻层扒向蓝藻收集池。
经过氧化后的水可还原成透明状,用肉眼已经看不出有杂物悬浮于其中。此时进入“消化”阶段,通过抽入臭氧、加入EM菌等,配以微纳米气泡,对水进行消毒。李杰介绍,微纳米气泡具有高内压、高表面能、高界面活性等理化特性。气泡溃灭瞬间(100秒以内),会在其周围极小的空间产生1900-5200K(温升单位)的高温和超过50兆帕的高压,并伴有40千赫兹的超声波和速度达400千米每小时的微射流现象。这些特性为常规条件下很难反应或需很长时间才能完成的分解反应提供了新的反应通道。
根据Suslick等的实验,在25摄氏度、PH=7.4的环境下,没有微纳米气泡时,硫磷水解的半衰期为108天,有微纳米气泡时,硫磷的水解半衰期降至20分钟。国内利用微纳米气泡进行的水质净化试验中,水体臭味在设备启动20天左右可以完全消除。
水质反复概率降低
此外,微纳米气泡可以打破存在于水—气界面的阻隔膜,提高水体的自然复氧速率,从而使水更富有“生气”。
李杰介绍,污水经过渗透膜过滤非常干净,但短期内水质会出现反复,这种现象就是由于渗透过滤掉了水中的大部分污染物,但水分子团的分子缔合数目没有改变,水的活性没有恢复造成的。这里的“缔合数目”即指水分子团H2O(n)中n的数目,n的数目决定了水体的活性,反映出水质的好坏。“微纳米气泡的高表面能和携带的电子对水的偶极分子产生定向极化作用,使电子云发生改变,造成氢键的弯曲和局部断裂,将大的水分子团打散成小的水分子团(即n变小了),使水体达到活化。此过程中加入麦饭石,或者电气石可进行深度活化。
最后,经过“磁化”化后,可使水体质量大为改观。记者采访当日,夏之春报送中国科学院进行水样检测的结果刚好出来,单COD一项,即由原来的1250毫克每升,在一级氧化中降为38.52 毫克每升,在二级消化中降为26.58 毫克每升,在三级生化中降为24.59 毫克每升,均低于国家一级A标准中50毫克每升的规定。
从2007年成立至今,夏之春一直致力于水环境治理,直至五化治污水技术各项参数的明晰化,李杰认为,夏之春终于可以理直气壮地表示有能力“再现滇池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