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行业信息 | 国外行业信息 | 国内政策 | 行业技术 | 企业动态 | 展会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行业 > 泾河日渐"消瘦" 治污任重道远
泾河日渐"消瘦" 治污任重道远
发布日期:2010/9/28 11:53:43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泾河是渭河的最大支流。作为黄河二级支流的泾河在我国西北地区和黄河中上游有着重要的生态屏障作用和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功能。今天,泾河及其支流却面临着植被破坏、生态恶化、水体污染和河流干涸等问题,影响和制约着当地和下游的生产生活和持续发展。

  探访泾河源头

  8月15日上午,记者跟随“2010年陇原环保世纪行”记者采访团来到位于宁夏泾源县老龙潭的泾河发源地。

  老龙潭位于泾源县城南约20公里处,攀爬几级石阶,向山上走去,路边垂柳、青松掩映,行走几十米,来到一个洞口,洞很浅,长仅二三十米,高约2米,路面湿滑,仅容一人通行。穿过洞右拐,一个小水坝映入眼帘,便是老龙潭。河水从两山之间的小峡谷中流出不远,小水坝将其拦腰截住,经过闸门,河水像瀑布一般泻下。潭内水面平静、清澈见底,四周的山头倒映其中。

  据了解,老龙潭水坝修建于上世纪50年代,而之前这里可能是一个堰塞湖状的水潭。一名村民说,之所以叫老龙潭,是因为这里山势陡峭,水潭幽深,人们认为这里有龙王居住。

  泾河流量10年减少60%
#p#副标题#e#
  据了解,泾河有两个本源,老龙潭是南源,北源位于宁夏固原大弯镇,两源在甘肃平凉八里桥汇合,向东南流经泾川县,在杨家坪流入陕西长武县,向东南在陕西高陵县注入渭河。泾河全长455.1公里,流域面积4.54万平方公里,流经陕西、甘肃、宁夏三省区。

  当日,记者看到的泾河源头虽然河道不宽,但是作为源头径流量并不是很小,似乎与河水干涸、断流这样的词根本联系不上。

  随行的平凉市环保局局长陈爱民告诉记者,由于今年的降水量比较充沛,因此,潭水看起来还比较多,潭水水位比前几年高出好几米。“平凉和泾源一带,年均降水量500多毫米,而截至今年8月底,平凉的平均降水量已达到了约800毫米。”

  经了解,平凉泾河流域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为10.44亿立方米,泾河甘肃段10余年来流量减少了60%,2007年曾断流70多天。

  泾河支流“伤痕累累”

  9月15日,下午5时许,流经平凉市庄浪县南坪乡沈坪村的水洛河。水洛河是渭河的二级支流,是庄浪县境内的一条重要河流。

  记者看到,几十米的河道内仅有几米宽的河水,河水滋润不到的地方为黄色沙土,呈干涸状。而就在这股细流两侧,有些人正在挖沙,几辆农用三轮车直接停在河道里装沙子。

  9月16日,下午4时许,平凉市崇信县。记者从位于崇信县境内的新柏煤矿有限公司赶往崇信县城方向的途中,发现好几条小河河床发黑,河水呈黑色,而河流旁边就是农田。

  9月17日,上午10时50分许,平凉市泾川县王母宫山前泾河、汭河交汇处。“泾渭分明”这个词大家耳熟能详,它描绘出了泾河与渭河一清一浊的画面,泾河源头老龙潭的《泾水真源记》中的最后一句为“不至高陵不受污”,这一词一句道出了泾河水的清。

  然而,展现在记者眼前的这一段泾河,已没有了泾河源头的那般清澈。站在桥上,看两河交汇,都是浑浊的河水,泛着些许白沫,河道部分区域干涸,泥沙外露。
#p#副标题#e#
  9月19日上午10时许,庆阳市庆城县城南,环江和柔远河交汇处。马莲河是泾河的最大支流,主要流经庆阳地区,在宁县政平入泾河,一般把环江和柔远河交汇处以下称马莲河。

  记者看到,环江水色浑浊,河道水土流失严重,有些地方裂出道道沟壑,生活污水直排后的垃圾留在河边。

  保护泾河刻不容缓

  记者从平凉市水利部门了解到,近年来,随着河流生态环境的破坏,泾河丰水期与枯水期的流量相差非常悬殊,泾河与渭河在平凉境内的另一支流葫芦河已经成为季节性河流。

  平凉境内水土流失非常严重,流失面积达9859.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8.5%,多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指单位面积土壤及土壤母质在单位时间内侵蚀量的大小,是表征土壤侵蚀强度的指标,用以反映某区域单位时间内侵蚀强度的大小)6707.8吨/平方公里,年均土壤侵蚀量7464.3万吨。

  平凉市环保局局长陈爱民说,枯水期,泾河平凉段的水质为Ⅴ(五)类,COD(化学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等超标,这严重制约了流域内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今天泾河流域甘肃段确实存在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容忽视。

  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0年陇原环保世纪行平凉记者采访团团长刘洪泽表示,今年在宁夏召开的黄河流域9省区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座谈会上,各省表示要齐心协力地保护黄河发源地的水源,而泾河作为渭河的最大支流,它的生态环境安全关乎黄河母亲河的生态安全,我们要永远将它保护下去,决不止步。
#p#副标题#e#
  泾河流域上游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任重道远,它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泾河是平凉的母亲河,建国后泾河流域即开始了治理、开发。近年来,随着流域内环境治理步伐的加快,泾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出现了两大转变:其一是河水污染源以工业污染为主变为以生活污水污染为主;其二是河水的污染浓度明显下降,COD(化学需氧量)值明显下降。然而,对于的泾河平凉段来说,流域治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污水处理:建设任务繁重

  生活污水是泾河流域的主要污染源之一,9月14日下午3时50分许,记者跟随陇原环保世纪行记者采访团来到了平凉调查该市城区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情况。

  走进该厂污水处理区,一股腥臭扑入鼻中,矩形污水处理池中水色黑污浑浊。

  之后,记者又看到了处理后的生活污水,水质明显变清,没有异味。经处理的污水蓄水池中架了一个鱼缸状的盛水池,通过一根金属管向其中注水,二三十尾小金鱼在水池里徜徉。

  平凉城区污水处理厂位于平凉市崆峒区,于2008年11月通过了环保验收。污水处理厂厂长杨文平告诉记者,该项目总投资为1.51亿元,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5万吨,其中3万吨进行三级深度处理后用于平凉电厂冷却水,2万吨用于农业灌溉或排入泾河中。

  记者了解,到从去年9月份以来,该污水厂加大力度,改造增添了部分设施和管网。

  平凉市环保局局长陈爱民告诉记者,崆峒区日生活用水不到2万吨,生活污水排放量为1.4万吨左右,而该处理厂的日处理能力是5万吨,原来所有的生活污水都是直排泾河的,现在经过处理可以实现达标排放,从源头上治理了对地下水和泾河下游的污染。

  然而,平凉市辖6县1区,至今只有这一家生活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其他县因为生活污水处理项目缺乏投资来源和投资主体等因素启动难度很大,生活污水仍在直排泾河流域的大小河川。
#p#副标题#e#
  造纸企业:排污发生转变

  平凉宝马纸业公司曾经是一家污染严重的造纸企业,省市督办的重点企业,5年前这里的污水处理设备成了摆设。

  时隔5年,9月14日下午5时许,记者采访团再次走进宝马纸业公司,排污处理已变成另一番情景。

  走进厂区,生产车间的机器正在轰鸣运转。平凉宝马纸业公司经理任世义介绍说,该公司是由原平凉市造纸厂改制组建的一家民营企业。长期以来,由于生产的波动以及工艺设计的缺陷,致使西厂区中段水处理效果不稳定,设备能耗较大,公司于2008年7月开始建设日产为150吨漂白麦草浆碱回收系统和中段水处理系统,以及生产线改建。宝马纸业是全省第一家采用碱回收的造纸企业,他们采用的漂白麦草浆碱回收技术主要分三部分,即麦草压出黑液、分离处理和麦草漂白,将黑液浓缩至75%到80%的糊状后,进行燃烧处理,后进行碱苛化回收。预计到9月底可投入试运行。

  记者了解到,该工程建成后,宝马纸厂日处理造纸黑液将达到1400吨,实现全面达标排放。

  记者团于9月16日还采访调查了华亭县的陈家沟煤矿矿井废水治理情况和崇信县新柏煤矿生态环境建设及矿区废水处理情况,这两家煤矿都是年产120万吨的小型煤矿企业,在污水处理和生态建设方面走到了前列,但据平凉市环保局局长陈爱民介绍,目前,平凉还有很多煤矿企业达不到新柏煤矿的治污水平。

  陈爱民说,按照国家规定“谁污染,谁治理”,目前,泾河沿岸的15家重点企业、12家国控重点企业全都实现了达标排放,他们对部分重点企业污染处理进行在线监测,部分企业进行定时检查,截至2009年底,全市COD排放总量控制在1.12万吨,比2006年下降了13.9%,有效地减轻了泾河流域地表水的污染负荷。

  生态修复:形势依然严峻

  泾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和水土保持问题不容忽视,近年来,平凉市开展了小流域综合治理、梯田和淤地坝建设、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9月17日上午9时许,记者采访团来到泾川县田家沟小流域综合治理区,看到山上树木茂盛,淤地坝内水质清澈。

  田家沟小流域位于泾川县城以北,距县城约3公里,是泾河水系的一级支流,流域面积56.3公里。

  据泾川县水保局副局长吕忠民介绍,这里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沟壑地貌,综合治理前,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100%。20年前,这里的植被覆盖率仅为5%,而现在达到了47%。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面积46.5平方米,治理程度达到了82.6%。

  但记者从平凉市水利部门了解到,截至目前平凉地区仍有3198.87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积亟待治理,淤地坝建设方面中央投资比例不足,泾河流域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建设形势依然严峻。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10-88372272 E-mail:1915838305@qq.com
最新资讯
亳州市“三聚集”强化水环境管理保障水质安
西安启动农村河湖环境提升“百日攻坚”专项
海绵城市省级榜单杭州24个项目上榜 今年
江西高安:“全面会诊”打好汛期水污染防控
漏水“显形” 安全“智控”——供水管网漏
张家口市一季度水环境质量实现3个“百分之
聊城市主城区开展排水管网大体检
日照市水环境质量连续两年居全省第一 推进
不断提升城市水环境治理成效 万广明在南昌
乡镇污水如何治理?都有哪些处理工艺?
热点资讯排行
1阳泉市财政局下达省级补助资金 支持城镇排
22024中国环博会深圳展 IE expo
3全球最大环保展慕尼黑IFAT中国系列子展
4六大主题分会聚焦水利行业热点,尽在9月4
5中国一冶城建公司海绵城市专利技术获奖
6澳大利亚悉尼多个饮用水集水区检出“永久性
7突破性过滤技术问世,可清除水中多种持久性
8英国推出严厉措施阻止水污染
9服务“全域海绵” 赋能城市之美——亚井雨
10AI模型揭露美国地下水污染:超7100万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 2000-2022 www.c-wat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水工业网互联网站 经营证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203225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2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