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上午,新中国治淮60周年纪念大会在蚌埠隆重召开。水利部部长陈雷、省长王三运出席大会并分别讲话。水利部副部长矫勇,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副主任蒋旭光出席会议。河南省副省长刘满仓、安徽省副省长赵树丛、江苏省副省长黄莉新、山东省副省长贾万志讲话。省政府秘书长梁卫国和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出席大会。
淮河流域跨河南、安徽、江苏、山东4省,全长1000公里,面积27万平方公里。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央政府作出治理淮河的决定,毛泽东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掀开了大规模治淮的壮丽篇章。1991年淮河大水后,国务院作出进一步治理淮河的决定,实施了以防洪排涝减灾为主的19项治淮重点骨干工程,淮河干流及沿淮城市抵御洪水能力从不足50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位于我省的淮河中段是治淮的重点和难点,60年来,我省治淮工程累计投入478亿元,初步建成防洪、除涝、灌溉三大工程体系,在防洪减灾、农业增产、生态环保、协调发展等方面产生了巨大效益。今年国务院治淮工作会议明确新一轮治淮的目标任务,当前淮河治理迈入新的历史阶段,面临新的重大机遇。
王三运在讲话时指出,治淮建设是我们党和国家治水安民的一座历史丰碑,是新时期科学发展的一场伟大实践。千里淮河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的结果,是沿淮人民无私奉献的结晶,是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展现。从历史中走来,我们要倍加珍惜治淮建设来之不易的成就,始终肩负起淮河安澜、人民安宁的历史责任,坚持科学治水理念,发扬团结协作精神,把治理淮河的千秋大业不断推向前进。
王三运强调,在治淮建设新的历史阶段,我们要牢记胡锦涛总书记“防范水患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兴修水利任何时候都不能松劲”的重要指示,全面贯彻国务院治淮工作会议的战略部署,大力弘扬“顾全大局、自强不息、同舟共济、科学治水”的王家坝精神,进一步转变淮河治理思路,扎实推进新一轮治淮任务,不断提高流域防洪保安、水资源保障和水环境保护能力,努力让淮河流域早日实现长治久安,让沿淮人民早日过上全面小康的美好生活。
陈雷在讲话中充分肯定治理淮河取得的伟大成就。他说,淮河是新中国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60年来,勤劳智慧的淮河流域人民,战胜各种艰难困苦,开展规模空前的治淮建设,防洪排涝减灾体系基本形成,防汛抗旱斗争取得重大胜利,水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成效显著,依法治水管水全面推进,为淮河流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提供了强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陈雷指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推进治淮工作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的治水理念,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坚持蓄泄兼筹,进一步提高流域综合防洪能力。坚持因地制宜,进一步完善水资源优化配置格局。坚持节约保护,进一步增强水资源安全保障能力。坚持依法治水,进一步强化流域水行政管理。坚持科技创新,进一步提高治淮工作科技贡献率。坚持团结治水,进一步凝聚全社会的治淮合力,把淮河修好管好,确保淮河安澜,确保沿淮人民安居乐业。
水利部直属单位和清华大学、武汉大学、河海大学等高校负责同志,特邀院士和专家等出席大会。(记者:曹显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