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规划》提出,到2015年,全国所有设市城市和县城具有污水集中处理能力,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5%,县城污水处理率平均达到70%,建制镇污水处理率平均达到30%;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80%,其他设市城市达到70%,县城及重点镇达到30%;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再生水利用率达到15%以上。
“十一五”期间,我国污水处理及再生水设施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多数建设目标超额完成。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利用总投入3766亿元,相比期初规划的3320亿元多投入446亿元。截至2010年,全国城镇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25亿立方米/日,相比2005年底的0.6亿立方米/日增加6478万立方米/日,较规划提出的4500万立方米/日超额完成1978万立方米/日。除此之外,污水处理率、污水处理厂负荷率等指标亦超额完成。唯一完成情况不甚理想的是污水配套管网的建设,“十一五”期间新增污水配套管网7万公里,与规划的16万公里仍有9万公里的差距。
而从“十二五”规划看,“十二五”期间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投资约4298亿元,较“十一五”3320亿元的规划投资额增加29.46%(对应年均复合增长率5.30%),较“十一五”3766亿元的实际投资额增加14.13%(对应年均复合增长率2.68%),将为污水行业发展注入新动力(310328,基金吧)。
而从规划具体内容看,“十二五”规划重在“补缺完善”。例如,“十一五”期间没有完成的管网建设任务,本次《规划》将新建管网设定为15.9万公里,计划投入2443亿元,这部分投资占到“十二五”期间专项投资规划的57%,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1.78%。业内人士表示,国内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落后,是目前污水处理厂负荷率不高的主要原因,管网设施的完善与改造,将有利于污水厂提高运行负荷率,增加运营企业结算收入。
此外,新增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再生利用和污泥处置也是“十二五”规划的投资重点,这几部分合计投资额为1691亿元。华创证券表示,相比此前的规划,该规划更加具体地给出了每一细分领域的建设目标,并落实到各省,对于全国各地开展工作有指导意义,污水处理、污泥处理处置、再生水设施建设的相关上市公司都有望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