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人员在西安262研究所回灌点检查回灌井运行情况
你可知道,如果你站在东郊老动物园,从你脚下向地下延伸超过120米,才可能找到地下水。常年大量超采地下水,使这里几乎是整个西安城内地下水位最深的地方。
西安市水务局正试图通过将自来水灌入地下,来补给地下水含水层。从2009年第一个地下水回灌点建立至今,已有超过15万立方米自来水灌进距地表100多米的地下,而这些水足以填满60个标准游泳池。
告急
西安主城区地下一半是“漏斗”
上世纪90年代前,西安人还没喝上黑河水时,西安八成以上的工、农业用水都靠抽采地下水。
地下水常年严重超采使得西安城区形成了面积200多平方公里的地下水下降漏斗区,覆盖西安主城区建成区面积的一半。地下水漏斗区最大的危害是,地面沉降引起的建筑物破坏和城市沉陷。倾斜的大雁塔也与地下水超采有关系。
“较严重的西安南郊小寨、大雁塔一带的地下水位已降至100米以下,而地下水位下降最严重的地方位于东郊老动物园附近,地下水位深达120米左右。”西安市水资源技术利用服务中心的张姓技术人员说。
据西安市水务局统计,2007年至今,西安市区内已累计封停、填埋各类自备井近两千眼,今年按计划再封停162眼自备井后,全市仅剩141眼自备井。这项工作换回的结果是西安的地下水位连年回升,去年地下水位比上年度上升2厘米。但靠这样的速度自然恢复地下水位,所需周期是无法想象的,而地下水回灌无疑是给地下水位回升安上了加速器。
#p#副标题#e#
施救
每天24小时回灌地下
2009年至今,全市已设置4处地下水回灌试验点。
长安大学老校区和小寨东路西安262研究所内的两处回灌点都距大雁塔不远,技术人员希望这能尽快抬升此地地下水位,帮大雁塔尽快“改斜归正”。
西安工程技术学院的回灌点正位于电视塔地下水漏斗区,且紧邻电视塔地裂缝。
今年4月设立在西郊阿房一路西安市水业运营有限公司三水厂的回灌点位于西郊地下水漏斗区。
这些回灌井都是以前封闭不用的自备井,几乎每个回灌点都在尽可能多地回灌地下水。
西安工程技术学院的回灌点只要不影响校区用水和水压,几乎一天24小时回灌。
西安每天自来水用水量约90万立方米左右,而这几口井即使满负荷运行,每天也不过用水3000立方米左右,因此尚不会与百姓“争水”,“且在夏季用水高峰期,地下水回灌往往会为市民用水让步。”
回灌净化自来水防范污染
地下水一旦污染难以恢复洁净,因此灌入地下的水全部使用净化过的自来水。此外,除抬升地下水位、修复地面沉降带来的环境地质问题,地下水回灌的另一重要作用则是在丰水期将富裕的地表水储存于地下,一旦遇到城市供水紧急状况,还可抽水以备不时之需,因此所有灌入地下的自来水都是各项监测指标达标的洁净水。
成效
倾斜大雁塔已缓慢归正
从2009年第一口回灌井设立至本月初的最新统计,4处回灌点的5口回灌井已至少灌入地下15万立方米的自来水,而这些水足以灌满60个标准游泳池。西安工程技术学院回灌点监测发现,当回灌井以每小时10立方米水量回灌时,近2个月后,距离回灌井百米外的监测井水位上升了1米。
最明显的成效是,已向西北方向倾斜1米多的大雁塔,自2006年起开始向相反方向缓慢归正。目前西安8成以上的监测点监测到地下水位有明显上升,通过封井、回灌地下水,西安市地下水位已开始缓慢回升,地面沉降和地裂缝发展得到遏制。
据介绍,只要位于沉降区内完好的自备井,几乎都可当做回灌井使用,因此,西安很多地方都具备回灌地下水的条件。西安水务部门计划在2012年前,在东南郊和东郊地下水漏斗区再新建3到6个回灌试验点,使全市的回灌点达到10个以上。本报记者 郝蕾
相关资料
大雁塔沉降情况
1985年6月至去年10月,大雁塔周围约10米的近处地面,西、北部下沉量较大,东、南方下沉量较小。20多年来,大雁塔西北方向的地面累积下沉了38.86毫米,东南方地面相对上升了0.57毫米。整体来说,塔体底平面仍属稳定状态,不均匀下沉现象已减缓。
近十几年,大雁塔管理部门开始加固塔基、塔体,防止雨水渗漏,加固坡道、改良管道等,使塔下地势不均匀沉降开始稳定,塔身倾斜也有稳定迹象。
大雁塔倾斜沉降原因
■唐代建造大雁塔时,塔基排水不畅、漏水等产生的湿陷
■历史上发生的70多次地震
■1300余年的日照引起的表面温度不均匀,风雨剥蚀,塔砖风化,也会引起倾斜
■以往在古塔周围打井、取土、挖坑等
■近代超量开采地下水
大雁塔抗震优势
■塔址选择好,地基处理相对坚固
■塔身宽度由下而上逐层递减,结构稳定
■墙壁较厚,内外墙壁为砖体,中间为土,类似现代高层建筑中的筒体结构,抗震能力强
■明代维修时,曾紧贴唐代塔身,完整包砌36至60厘米的青砖包层,中间以铁条相连,增加墙壁厚度
■西安减少对地下水的使用,加强对塔体及周围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