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经璧山县的璧南河曾经清澈透底,是当地人畜饮水的主要水源。但近年来,河道沿线的工业企业、养殖业无序发展,再加上周边生活污水大量排入,璧南河一度变得又黑又臭,污染严重。在璧山县人大代表的努力下,目前,璧南河已开始全流域污染综合整治,水质已得到明显改善。
为了治理污染日益严重的璧南河,今年初,璧山县人大常委会将14名人大代表联名提出的“关于尽快整治璧南河污染源的议案”作为唯一一个议案向县委、县政府提出。
“人大代表不能只提建议不管实施。”璧山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人大代表薛方梅说,县委、县政府提出举全县之力,铁腕治污后,人大机关把“拯救璧南河”作为“代表行动”的重要活动,积极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带头行动,分别担任13个河段的督导长。其中,薛方梅本人负责监督3个河段的治理工作。
自从当起了河段督导长,薛方梅就经常在璧南河边转悠,只要发现有污水流入河道,她便立刻通知环保部门前去协调。在薛方梅监督的3个河段,有近20个洗车场和几十家养殖场,“污水和动物内脏直接排入河中是污染的重要源头。”薛方梅挨家挨户的劝说招来不少厌烦,大家都闲她“管得宽”,有的甚至扬言要和她“对抗到底”。考虑到河道沿线老百姓靠洗车场、养殖场生活,薛方梅一边做百姓的思想工作,一边向政府反映情况,帮忙协调有污水排放管道的地方让老百姓搬迁过去。如今,薛方梅监督河段内的77家洗车场和养殖户,已搬迁37户,关闭40户。对于关闭企业的老百姓,薛芳梅还指导他们从事其它行业。
污染源头切断后,薛芳梅走在璧南河,总有老百姓拉着她的手,亲热的表示感谢。“我们为老百姓做了件造福子孙的大好事。”薛方梅说,河道治理好后她还会带领人大代表长期监督下去,做到治理好、管理好、监督好。她表示,最大的愿望就是看到璧南河里能养鱼,老百姓能在里面游泳。
据了解,截至6月份,璧南河水质监测结果显示,各项污染物指标均大幅下降,水质回升到国家III类水域水质要求。河水从之前的墨绿色变成了浅绿色,也不再散发臭气,预计再用半年,璧南河就可彻底完成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