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好母亲河,让湟水河变得清澈起来,青海省环保部门采取了“截污纳管、加大城市管网改造、增强污水处理能力”的强有力的措施,近日青海省环境监测站的一组数字显示: 9月湟水流域总体水质为轻度污染,其中湟水干流、沙塘川河、北川河和南川河水质均呈轻度污染。
据了解,在湟水流域17个监测断面中,有11个监测断面达到相应水环境功能区划目标,断面达标率为64.7%,比上月上升了5.9个百分点。
检测人员介绍,湟水河流域按水质类别来看,湟水流域Ⅰ~Ⅲ类水质断面有6个,占监测断面总数的35.3%,无劣Ⅴ类水质断面,具体为:湟水干流7个监测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2个,占28.6%;湟水支流北川河6个监测断面中Ⅰ~Ⅲ类4个,占66.7%;湟水支流沙塘川河和南川河水质均为Ⅳ类。
9月份,湟水流域未达到水环境功能区划目标的是湟水干流西钢桥和民和桥断面,北川河峡门桥和润泽桥断面,南川河老幼堡和七一桥断面。大通河峡塘断面水质为Ⅱ类,水质状况优,达到Ⅱ类水环境功能目标。
记者从省环保部门了解到,为加大湟水河治理力度,在去年全面完成排污口整治的基础上,今年省级安排专项资金3亿元,加快了污水处理厂建设和扩能提标改造,西宁市四污、五污已完成70%投资的工程量,一污和城南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进入调试阶段,平安、互助、民和县污水处理厂扩能提标改造工程开工建设。重拳整治青海宜化严重超标排污问题,对污染治理工艺进行评估并提出分段回用和污水三级处理的优化方案。目前湟水流域北川河段水质由劣Ⅴ类基本恢复到Ⅲ类水质,力争年底民和桥、小峡桥断面水质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明年6月份起水质好于今年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