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有着全国“粮仓”之称,农产品加工业是全省第一大支柱产业。近年来,河南省加大农村环保工作力度,加强农村环境监测工作,努力为“三农”服务。
2006年,为系统掌握全省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河南省开始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监测。3年来,省、市、县2000多名环境监测人员付出了极大的艰辛和劳动,共出动车辆4000余台次,行程60余万公里,严格按照实施方案和规定的方法要求,布设点位,采集普查区域、背景点土壤样品2006个,采集重点区域土壤、地表水、地下水、农作物等样品906个,每个样品分析测试58个项目。
到2009年,全省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监测工作开始出成果,在前两年大量土壤调查监测样品分析测试的基础上,河南省完成监测数据录入,向环境保护部报送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有效监测数据16万多个。经过对部分数据和图片的反复核查、修正,相关工作通过了环境保护部生态司的审核,现已完成河南省土壤污染调查监测报告的初稿,基本摸清了河南省土壤污染的状况,为土壤污染修复、制定土壤防治对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为农村环境保护和全省生态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
2009年,河南省在环境监测任务不断加重的情况下,加大监测地表、地下饮用水水源、流域水质和河流底泥等环境质量监测,在监测范围、频次、项目等方面,增加了近20%的工作量。河南省进行的专项监测包括流域生态补偿监测、重金属污染核查、污水处理厂水质监测和抽查抽测等。河南省环保系统共出动监测车辆两万多台次,行车里程达200多万公里,采集土壤、地表水、农作物、污染源废水、废气等各类样品4万多个,连夜进行测试分析,共取得有效监测数据20多万个。
河南省不断加大农村监测科研力度,在开展科技部高新技术攻关项目“863”课题、环境优控污染物监测技术研究的同时,把农村饮水安全与环境因素研究列为河南省重点项目,先后开展了11项土壤标准值修订、丹江口水库和小浪底水库水质状况调查及生态安全治理研究、丹江口水库总氮污染调查等科研项目。
河南还在三门峡和许昌市的3个村庄开展了农村环境监测试点工作,充分发挥县级环境监测站的作用,对试点村庄的环境空气、地下水、河流和土壤进行调查监测,为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监测工作积累了经验。
今年,河南省有6个村庄被列入了中央农村环保资金“以奖促治”项目,河南省提出用城市环境监测技术和力量,做好这6个村庄专项环境质量调查监测,带动农村环境质量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