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记者从全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今年我市要重点改善地表水水质,继续整治丹河、沁河,特别是在丹河流域停止建设任何化工项目。此外,还要对地表水跨界出境断面,严格实施奖励补偿制度。
水质考核不达标或被扣缴生态补偿金
近年来,全市环境虽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目前环保工作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全市地表水环境质量堪忧,丹河、沁河11个监测断面中,还有5个断面不达标。尤其是丹河小赵庄、高平河西、水东桥、白水河4个断面均为劣五类水质,污染严重。
记者了解到,在今年环保工作中,将重点改善地表水环境质量和饮用水源地的保护,继续大力开展丹河、沁河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在丹河流域停止建设任何化工项目的同时,继续对沁河流域实施总量控制,提高准入门槛,控制污染物新增量,全面加大对丹河、沁河流域环保法律法规落实不到位,环保手续不齐全企业的处罚力度。
同时,我市将对4个地表水跨界出境断面,严格实施断面考核和奖惩补偿制度。对跨界断面水质不达标的县(市),根据断面水质超标程度,扣缴生态补偿金;对跨界断面水质改善明显的县(市)给予补偿奖励;对未完成水质考核目标的县(市),在扣缴生态补偿金的同时,按照有关规定对政府负责人实施考核问责。
各县年内建成垃圾无害化处理厂
记者还从会议上获悉,目前,各县(市、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依然滞后。在污水处理厂建设方面,巴公工业废水处理厂二期中水回用工程未按期完成建设,陵川县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迟缓。在垃圾处理厂建设上,市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未正常运行,高平市、陵川县、沁水县生活垃圾厂均未开工。为此,今年高平、阳城、陵川、沁水年内要全部建成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要完善配套管网建设,安装脱磷脱氮设施,提高污水处理收集率和处理率,并建设出水量、水质在线监测及中控系统,陵川县污水处理厂要在年内建成投运,确保我市实现“县县有工程”的目标。
同时,我市还将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继续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加强对工业污染源监督管理,严厉查处超标排污企业,对擅自停运污染防治设施以及自动监控系统的行为,要予以加倍处罚;对性质恶劣、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的行为,要采取部门联动等综合措施,进行严厉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