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下午,燕赵环保世纪行记者团来到保定安新县、来到白洋淀。保定市环保局副局长赵晋民告诉记者:“监测数据显示,去冬以来,白洋淀的水质是近10年来最好的,大部分水域接近Ⅲ类水质,部分水域达到Ⅲ类。达到或基本达到功能区划要求。”
王家寨村的船工老辛为记者们划着船,他对今年即将到来的旅游旺季充满希望:“今年水好、水多,景区又升级改造了,来旅游的人肯定比往年多。”
老辛所说的“水多”,是因为自去年11月起到今年2月份,引黄济淀为白洋定输入了约1亿立方米的黄河水,水位由补水前的6、6米(大沽高程水位),上升了近1米。
老辛所说的“水好”,是白洋淀现在的Ⅲ类水质的直观感受。按照标准,Ⅲ类水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
对白洋淀来说,这样的好水来之不易。一方面,因为补进的水使淀区内现有的污染物浓度大幅降低,另一方面,则应归功于淀区周边地区近年来为保护白洋定水环境所做的不懈努力。安新县县长方砚烽说:“白洋淀85%的面积在安新境内,她是华北地区生态保护的‘敏感神经’,保护白洋淀不仅是我们应尽之责,更是政治任务。”
记者翻阅安新县2009年以来节能减排工作文件汇总时看到,无论是县委常委会,还是县政府县长办公会议,或是政府文件、政府办文件、领导讲话等等,或多或少都会涉及到白洋淀。
其中,2009年3月印发的《安新县生态监察工作实施方案》中,监察重点的第一条便是“白洋淀生态保护区的生态环境监察”。其中明确,依法查处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的违法生产经营活动;一级保护区内禁止新建、扩建对白洋淀水体环境有污染的企业,禁止向白洋淀排放有毒有害液体,倾倒工业废渣、城市垃圾等废弃物……二级保护区内禁止新建、扩建和改建造纸制浆、印染、制革、电镀以及其他对白洋淀水体环境有污染的企业,禁止使用高残留农药等等。
方砚烽告诉记者,安新县对白洋淀景区景点等旅游项目的审批严格管理,就是为了科学控制白洋淀的生态容量。
据赵晋民局长介绍,现在,不达标的水绝对不能入淀。从监测看,目前,所有排入白洋淀的水,COD均在50mg/l以下,好于城市污水处理厂所排水的一级A标准。另外,相关部门还加强了对淀区及上游入淀口水质的监测监控,以防止污染事故发生。
为进一步加强白洋淀污染防治,今年以来,安新县对端村镇大淀头等7个水区村实施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沼气利用等环境污染综合整治示范工程项目,以期探索白洋淀自身污染治理的长效机制和有效办法。
方砚烽说,贯穿安新县节能减排工作的主线,就是把安新县打造成生态、宜居、休闲、旅游名城和秀美京南水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