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施工人员在穿黄工程Ⅱ-A标段工地紧张施工。
新华网北京1月31日电(记者姚润丰、杨希伟、李钧德)中线穿黄工程顺利穿越黄河底部,世界最大规模的渡槽工程沙河渡槽段开工建设,兴隆水利枢纽开工且同年实现截流……2009年,在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形势日益严峻和国家实施扩内需、促经济、调结构、保民生的宏观经济政策影响下,作为缓解北方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状况,促进水资源整体优化配置,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南水北调工程进入全面推进、加快建设的新阶段。
工程建设全面提速
2008年10月,国务院召开的南水北调第三次建委会确定了工程建设新目标:东线一期工程2013年通水;中线一期工程2013年主体工程完工,2014年汛后通水。自此,作为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贯彻落实中央扩内需、促经济、调结构、保民生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项目,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全面提速,一批重点工程项目相继开工建设。
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主任张基尧介绍,2009年,南水北调东线济南市区段、南四湖至东平湖段,中线黄河以北至漳河段、天津干线段、黄河以南段部分项目,以及世界最大规模的渡槽工程沙河渡槽段等相继开工建设;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基本加高至176.6米新的设计高程;采用世界先进盾构技术的中线穿黄工程上游线3450米过河隧洞顺利穿越黄河底部,下游隧洞已掘进3000米;东线穿黄工程已扩挖215米;湖北兴隆水利枢纽开工且同年实现截流,极大地推进了汉江中下游综合治理开发。
投资计划完成上新台阶。据南水北调工程办公室统计,2009年下达年度投资计划共164.5亿元,自南水北调工程2002年底开工至去年底,累计完成投资353亿元,占在建工程总规模的51%,占主体工程投资的17%。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