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召开的太湖水污染防治委员会全体(扩大)会议,下发了今年治太目标———“两个确保,一个基本实现”。即确保饮用水安全,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湖泛,基本实现国家治太总体方案确定的2012年太湖治理目标。
资料显示,去年太湖无锡水域水质高锰酸盐指数、总氮、氨氮和总磷分别分别较2007年下降10.2%、27.7%、61.1%和18.4%,湖体综合营养状态指数稳步下降,没有发生大面积湖泛。但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太湖是浅水湖泊和缓流水体,换水周期较长,尤其是太湖无锡水域缺少清水补给,多年来氮磷营养盐积累,藻型生境条件已经形成,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因此太湖在相当长时期内仍有可能出现较大面积蓝藻聚集,甚至发生湖泛现象。
“近期要特别加强水源地的预警监测,在望虞河启动引水前,科学控制梅梁湖泵站(含大渲河泵站)调水流量,同时加强沿湖闸门监管,严格实行关闸挡污。”有关人士强调,对其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也要实施全天候、立体式在线监控监管,确保供水安全。同时,加快安全供水工程建设,完成锡东水厂和锡澄水厂扩建工程、“安全供水高速通道”工程和锡东水厂预处理工程,实现自来水预处理和深度处理全覆盖,各水厂清水全贯通。
治太重点工程建设方面,去年,无锡在太湖流域率先编制了《无锡市“十二五”太湖水环境治理专项规划》,确定了10大类285项重点项目,总投资达458亿元。今年,无锡要关停并转各类污染企业37家,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完成锡山区东亭污水处理厂、江阴市长泾花园污水处理厂建设,开工建设宜兴市城市污水处理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0.7万吨/日,加快污水主管网全覆盖建设,新建污水管网185公里,深化排水达标区创建活动,全面实施新一轮1048片“排水达标区”建设。这些都是为了促进太湖湖体水质总体保持稳中趋好,并在2020年使太湖水质基本恢复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水平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