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宽阔的梁子湖美丽而宁静
楚天都市报消息 (记者欧亚 陈凌墨 特约记者王德华 高阳)高山、河流、湿地、沼泽、森林、原野共存,梁子湖构成一个完整的独立生态系统。去年11月,世界湖泊大会在武汉举行,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的权威专家和政府官员等1200多名代表,唯一集体参观的就是梁子湖。
就是这样一片生态宝地,每年至少有600万吨工业废水入湖。专家学者为此担忧,并提出一个大胆设想:将梁子湖流域“行政单列”,制订专门保护法加以保护。这一设想在基层有何反响?推动中有什么困难?本报记者就此进行了一个多月的深入采访。
多个“婆婆”分管一个湖
梁子湖是全国十大著名淡水湖之一,也是我省第二大湖,湖面面积42万亩(约280平方公里),仅次于洪湖。她南北最宽处82公里,东西最宽处22公里,由316个湖汊组成,常年平均水深3米,其10亿立方米的蓄水量甚至超过洪湖。
梁子湖周边有四座城市:武汉市江夏区、鄂州市梁子湖区、大冶市、咸宁市咸安区,涉及17个乡镇(街道)、60万人口。
连日寻访让记者感到诧异:目前,尚没有一个统一的权威机构对梁子湖进行全面管理。
梁子湖中的梁子岛上,设有“湖北省梁子湖管理局”,是个正处级省直行政管理机构。如果仅从名称来理解,其管理权限及职能应该覆盖整个梁子湖区,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它由省农业厅水产局设立,负责管理水产方面的事务,即只有水面以下的养殖管理权限,而其他方面的管理则与之无关。
“梁子岛风景管理区管委会”(即梁子岛镇政府),与梁子湖管理局相邻,隶属鄂州市,是个科级单位。
除以上两个管理机构外,武汉市江夏区还设有“梁子湖风景区管理处”,其他沿岸市区也设有各自不同的管理机构,有的甚至不知其他机构的存在。
在江夏区梁子湖风景区管理处,有些工作人员甚至不知有“梁子湖管理局”这样一个机构,更不知道它设在哪里。因为两者间根本没有、也不需要发生任何业务往来。
更为纠结的是,梁子湖流域除分属武汉、鄂州、黄石、咸宁四个“婆婆”,还被环保、林业、航运、水产、旅游、水利等多个主管部门牵扯,多头管理已成为保护梁子湖的最大瓶颈。
各自的领地各自谋划
由于没有统一的权威管理机构,在梁子湖的规划上,不同机构也有各自的谋划。
比如,鄂州市已制定《梁子湖(岛)生态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和《梁子岛详细规划》,并建起379平方公里的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武汉市江夏区也制定了“梁子湖生态环境保护及旅游规划”。
省梁子湖管理局的设立,原本是为了加强对梁子湖的统一协调管理,消除多头管理带来的隐患。2007年省委“关于研究梁子湖生态保护问题办公会议纪要”中,也明确指出“赋予梁子湖管理局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的职能”。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它却不时遭遇尴尬,其职能也因种种原因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据该局副局长张燎介绍,近年来,随着梁子湖地区旅游业逐年升温,梁子湖沿湖市区政府纷纷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占用梁子湖水域、滩涂实施旅游建设项目的情况时有发生。而沿湖的勘界“三线”范围多由各地自己划定,随意性很大,有的管理机构为了发展养殖,故意将一些湖汊划在其保护范围之外,以逃避“禁养”规定。
据了解,由于现实的利益冲突,一些管理机构之间经常发生矛盾。省梁子湖管理局所在的梁子岛,由鄂州市梁子岛风景管理区管委会管辖。该管委会书记柯岩介绍,为了梁子岛的环境保护,管委会机关已从梁子岛搬到岸边的长岭镇,希望省梁子湖管理局也从岛上撤离。
省政协常委、武汉市人大常委、中国地质大学教授李长安和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梅惠,在联合署名的一份报告中指出:“为了加强对梁子湖的统一协调管理,省政府专门成立了梁子湖管理局,但事实上存在诸多管理不到位的情况。梁子湖武汉江夏水域,受地方保护的影响,已被人用围网与鄂州水域分隔开,省梁子湖管理局对此难以行使管理权限,更谈不上有效管理水产养殖和保护生态环境。”
“一湖两制”导致“一湖两水”
从鄂州市梁子湖长岭码头乘坐快艇,仅需半小时就可抵达梁子岛。尽管目前是旅游淡季,游客稀少,但岛上密密麻麻的酒楼和旅馆,足以说明旺季的繁华。
当地居民告诉记者,岛上过去不足百户人家,从上世纪90年代房子开始增多,前几年建起明清样式旅游一条街。官方数字显示:2008年,梁子岛接待游客5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亿元,是2000年的50倍。
相比之下,紧邻梁子岛的青山岛朴素许多:没有旅游码头,渔船在一条水泥斜坡旁停靠;岛上有个叫北咀的村子,村民主要靠捕鱼为生。
青山岛周围的湖水,清澈得能看见湖底摇曳的水草;而梁子岛岸边,特别是酒店附近,湖水暗黑,漂浮着大量塑料袋等垃圾。
江夏区环保局副局长吴俊介绍,2000年,省环保局制定《湖北省地表水环境功能类别》,对全省近60个湖泊的水质量制定了单一标准,但对梁子湖却实行“一湖两制”:江夏水域标准为Ⅱ类,是珍贵鱼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场;鄂州水域标准则为Ⅲ类,是一般鱼类保护区。
按照这一标准,包括青山岛在内的梁子湖江夏水域,不能进行酒店旅游开发,水体保护较好。
环保部门相关人士称,之所以制定“一湖两制”,是因为鄂州是梁子湖水的唯一出口,整个梁子湖区域从武汉、咸宁、黄石等地的来水,最后都要经过鄂州的90里长港,由樊口大闸汇入长江,因此该水域的水质控制更为困难。“同一湖水,不应该出现一半浑一半清的局面。”李长安教授认为,标准不一造成湖泊保护与开发的门槛不一样,这边保护,那边开发,给梁子湖的保护造成了很大困难。
李长安在《梁子湖生态环境保护对策与建议》中同时指出,随着旅游业的火爆,旅游机动船只日益增加,废油污染成为新的污染源。据统计资料,梁子湖2005年有机动船1550余只,且逐年增加,每天都有大量废油排入湖中。
梁子湖近两年的环境监测表明,鄂州水域已不能满足Ⅲ类水体要求,总磷浓度在每升0.02—0.06毫克之间徘徊,水体呈中营养状态,水质正向恶化方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