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镇江网友“我家山水”在镇江论坛发帖反映当地的污水排放问题,有关部门不过问,希望该市环保局关注。
原帖如下:
标题:市环保局的同志好好睁开眼睛看看
今天再去看,河水已起泡沫,水体已发生变化,为什么污水一直在排,而无人问呢?是不是非要等水体给点颜色出来?
发帖时间:5月1日
[官方回应]
镇江市环保局就此事回复:
您反映的是新区北山河的水污染问题,情况属实。北山河水污染是由于镇江水业总公司所属新区第二污水处理厂排放废水所致。新区第二污水处理厂专门收集处理化工园区工业废水,处理工艺为生物化学法,通过化学氧化和微生物降解污染物,实现废水达标排放,目前每天处理废水约5000吨,废水处理后排入北山河。
由于该厂刚投入试运行,处理污水的微生物未驯化成熟,废水处理效果未达到最佳状态,导致化工园区工业废水未能达标排放进入北山河,导致北山河水质较差,观感不佳,但这是污水处理厂试运行阶段所必须经历的过程,预计还有1-2个月的时间,新区第二污水处理厂微生物将驯化成熟,废水处理将正常运行,届时化工园区的工业废水会被处理达标后排入北山河,北山的水质将得到改善。新区环保分局将督促镇江水业总公司加快新区第二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调试步伐,早日将废水处理效果调到最佳状态,实现稳定达标排放。
回复时间:2010-5-4
[问政追问]
生物化学法处理污水是否必须经历一个排放不达标污水的调试期?镇江市环保局所述是否属实?江苏省环保厅及住建厅有关人士和专家日前对此作了解释。
江苏省环保厅宣教中心朱主任介绍,新建的污水处理设施确实存在一个调试过程,一般对于工业企业建设的污水处理,环保审批允许其有3个月的调节期。不过环保部门只负责对排放环节的监督管理,具体到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以及技术问题,则要住建厅来解释。
江苏省住建厅污水处理方面的权威专家何伶俊工程师接受快报采访时说,镇江新区第二污水处理厂是个新厂,其运用的生物化学法污水处理技术正如镇江环保局答复的那样,必须经历一个“培菌”过程:那些处理污水的主角——微生物和人的成长一样,需要驯化、培养,从而达到理想的处理污水的状态,“就像人不可能生下来就是大学生,需要接受教育一样。”
据何工介绍,培菌的过程和温度很有关系,低温状态下,微生物的驯化过程会比较慢,而在夏天高温的时候,驯化过程会比较快,通常需要个把月的时间,那些微生物才能“培养成才”,“这个过程是必然存在的”。
[最新进展]
网友再次反映
排污方未予回应
网友山水人家于23日留言:
5月1日反映第二污水厂的污染问题,今路过了解,的确让人触目惊心,颜色像酱油,水量像喷泉。
要立即停止排水(违法)行为,当停则停,亡羊补牢。掩耳盗铃、搪塞侥幸,均会酿成大祸。
记者日前与镇江水业总公司取得联系,试图了解其下属新区第二污水处理厂目前的运行情况,24日该公司有关人员允诺向分管领导汇报后给答复,并留下了记者联系方式,遗憾的是,尽管26日记者曾再次联系该公司,但截至记者昨晚发稿,该公司也未就此事给出回复。(宋学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