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消息(楚天都市报)图为:梁子湖码头附近污染严重
图为:高桥河边垃圾成堆
图为:围栏养殖屡禁不止
本报记者欧亚陈凌墨特约记者王德华高阳摄影:记者叶茂林
湖水保卫战
污水入湖是个大难题
去年11月,世界湖泊大会在武汉举行,全球50余个国家的专家和官员等1200余名代表,唯一参观的就是梁子湖。各国专家对城市周边有这样一个美丽的湖泊而惊叹。
但令人遗憾的是:据专家调查,这样一片“生态宝地”,每年至少有600万吨工业废水入湖。
湖北大学教授梅惠告诉记者,从2007年10月起,湖大资源环境学院对梁子湖进行分区水质采样和样品测试。
测试数据显示,梁子湖不同的水域水质不同。其中,鄂州市区域内的东梁子湖水质IV类占59%,Ⅲ类占17%,V类占22%,劣V类(1.49%)和Ⅱ类(占0.36%)分布在局部区域。武汉江夏区区域内的西梁子湖,水质以Ⅱ类(占76%湖面)为主,Ⅲ类(占20%)次之。
“这是一次全湖范围的密集采样调查,虽然又过了两年多,但还是能说明问题。”梅惠说,目前梁子湖主湖水质相对较好,最糟糕的是那些湖汊和进出水港,这也是梁子湖保护的难点所在。
梁子湖以梁子岛为中心,湖上有岛,岛上有湖,大湖套小湖,母湖连子湖。梁子湖最大的特点是湖汊众多,素有“九十九汊”之称。事实上湖汊达360个之多。
鄂州区域内的牛山湖,是其中污染严重的代表。据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监测结果,牛山湖60%水质为V类,其余是IV类。
梁子湖支流达30多条。常年进水港有谢埠港、太和港、金牛港、高河港、宁港、陈陆港,前4条港均从鄂州市境内经太和港入湖。梁子湖出水口仅长港一处,湖水沿九十里长港进入长江。
2月23日,本报记者沿九十里长港寻访到长港入江口,这里也叫樊口大闸。
闸口附近,水面上的垃圾随处可见,水质比主湖水明显浑浊。“夏天的时候,闸口的水泛着泡沫,异味难闻,都是附近工厂排放的污水。”经常在闸口大桥上往来的司机赵师傅告诉记者。
据鄂州市环保局对上述主要进水港水质采样分析,总磷、总氮、化学需氧量(COD)均超过三类标准。主要污染源是沿线企业污水排放。
据李长安、梅惠两位教授提交的研究报告称:东梁子湖的主要进水口高河港(咸宁)、金牛港(大冶)、谢埠港(江夏、鄂州),三条港每年接纳的工业废水超过600万吨。
来自上游的忧虑:一河污水入湖来
从地图上看,位于梁子湖南部的咸宁并未与梁子湖直接接触,使两者发生联系的是一条名为“高桥”的河流。这条南北流向的河流,源头通向梁子湖的主要发源地——大幕山。
高桥河由大幕山北麓出发,流经咸宁市咸安区大幕、高桥、双溪桥、横沟桥等六镇,过黄石大冶的高河,通过太和港注入梁子湖。全长64公里。
李长安等专家书面资料表明,该河流经区域咸安区,是苎麻之乡。然而,苎麻深加工属高污染行业,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脱胶废水,一度成为高桥河挥之不去的梦魇。
3月初,记者沿高桥河采访发现,位于咸安区双溪镇的精华苎麻纺织公司门口,一座巨大的污水处理设施正露天运行。公司保安见记者拍照,赶紧过来阻止,称以前很多记者来过,“搞了不少负面报道”。
咸宁环保局提供的材料称,该公司此前直排污水现象严重,环保部门严令该公司先后投资2000万元,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三次改造,现已达到一级排放标准。
尽管相关部门采取了相应环境保护措施及治理,但沿河而居的群众仍实际感受到,河水水质一年不如一年。
记者在咸安区高桥镇看到,高桥河从乾隆年间的廊桥下流过,河面泛起白色泡沫。桥边堆满了生活垃圾,附近有人在河里洗衣。
“一二十年前,镇里人直接取这河里的水喝,现在不敢喝了,只能喝井水。”65岁的阮班全老人说,他不知道这河流向哪里,只知道沿岸有不少小造纸厂、小矾厂和小苎麻厂,“被政府关停,但有的又悄悄开张。”
据了解,污染在夏天更为明显,河水弥漫着臭气。李长安在上述《建议》中提到,高河桥蓄水坝下,污水泛起近一米高的黄白色泡沫,易于在污水、死水中快速繁殖的“水葫芦”已在高河港泛滥成灾,这种草一旦进入梁子湖,后果不堪设想。
为防止“水葫芦”沿太和港入湖,梁子湖区去年仅打捞入湖口“水葫芦”就花费人力工资15万元。
据介绍,由于湖水受到污染,近几年梁子湖珍稀鱼类数量急剧减少。这个区域沿岸约10平方公里的芦苇荡里,曾栖息着天鹅、白鹳等国家一、二类保护鸟类,现在已逐年减少,水禽栖息类鸳鸯、野鸭、章鸡等也纷纷逃离;以往密密麻麻的各种水草及野生水藻植物,如水菱角、芡实、野莲等,现在也很难找到。
专家研究结果表明,工业污染对生态的破坏性是最大的,是不可逆转的,污染超过生态的极限承受能力之后,国家即使花再大的投资,在几十年内,甚至更长时间内也不可能恢复原有生态。
步履蹒跚的《梁子湖宣言》
实际上,就梁子湖的保护,沿岸不同层次的管理机构是做了很多工作的。武汉市及鄂州、大冶、咸宁环保部门为此也不遗余力。
早在2004年,为了湖泊的整体保护,武汉市咨询委就提议:武汉、鄂州、大冶三地联合保护梁子湖,以解决“跨界”难题。三地联合签署的《梁子湖宣言》提出了8项建议:建立保护梁子湖的跨市协调机制,集环保、规划等多功能为一体;制定梁子湖统一的水质保护标准;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沿湖所有排污单位持证排污,达标排放;联合制定湖区产业分布和功能分区规划;加强监测,建立梁子湖污染防范快速反应机制;加强宣传,通过法制、行政、经济等手段,严厉制裁破坏梁子湖的行为;以梁子湖为轴心,将周边湿地资源纳入梁子湖保护圈,退垦、退堰还湖;设立梁子湖保护奖,鼓励社会参与保护梁子湖。
客观上说,《梁子湖宣言》对其环境与生态的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跨部门的管理,在执行中仍有多种困难。“梁子湖是全国水质最好的两个内陆湖泊之一,然而目前鄂州水域水质已降为三类。”《梁子湖宣言》发表几年后,张卫国等16名省人大代表,在2009年联名提出议案,呼吁不要让梁子湖成为“第二个太湖”。
而李长安则直接指出:“宣言”内容大于形式。要真正保护好梁子湖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果现在不保护,等到步入太湖、滇池的后尘再治污,成本巨大。比如为治理滇池,国家一次性投资几十个亿,但由于早期破坏严重,治理两年后又重新回到原点。目前在全国东部地区同类湖泊中,梁子湖无疑是其中保护得最好的,但如果我们失去保护她的最好时期,那时再谈治理,其结果必然重蹈今天的太湖、滇池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