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洲河沿岸的植草工作还在进行。 深圳新闻网讯“新洲河今年真的能告别黑臭吗?”近日晶报关于新洲河改造的连续报道,引发不少市民的猜测。昨日,记者就市民关注的问题,采访了负责新洲河整治工程的有关部门负责人。
2008年12月8日开工建设的新洲河综合整治工程,由深圳市水务工程建设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市建管中心)负责建设,作为特区内按生态景观理念进行河道改造工程的试点和示范项目,据称该项目实施完成后,将进一步提升新洲河的防洪能力,河道防洪标准达到百年一遇。其中最引人关注的一点,是真正实现全线截污,从根本上改善新洲河河道水质。
改造后的观澜河,成为市民休闲好去处。
工程简介中提到,从上游北环路箱涵出口到新洲河河口,长约6.1公里的河道内,将包含防洪工程、水质改善工程、园林绿化工程、水土保持工程以及10千伏供电电源工程。
对于市民普遍关注的“全线截污”,市建管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到,“全线截污就是将上游所有来水100%截住”,通过截污干管送往污水处理厂处理完毕,再送回河中,从而达到河水复清的效果。4
污水将送到哪里?
滨河污水处理厂污水回用工程(管网部分)与目前新洲河截污工程配套,是2009年度政府投资的重大建设项目,目前滨河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规模为30万吨/天,将来每天深度处理的10万吨回用水,将通过泵站再输送回污水回用管网中,为河道湖泊补水、道路浇洒、公园绿化用水等。滨河污水处理厂回用工程(管网部分)分为两期先后实施,一期工程主要是沿深圳河、滨河路、莲心路、彩田路、莲花路及同心路段分别铺设中水管道,对将来的新洲河、福田河及荔枝湖补水,并在分支管道上预留二期工程的取水点。
经验
观澜河告别黑臭成为景观河
观澜河,如今正以其水清岸绿的风貌,与观澜古镇相映成趣。鱼儿成群嬉戏,居民悠闲散步,岸边青草绿鸟儿鸣的景象,让记者都想象不到,三年前,这里还被污染笼罩,臭气熏天,污水横流。
观澜河长达22.56公里,是深圳五大河流之一。上世纪90年代起,受到人口压力及工业企业的急剧增加,特别是禽兽养殖业的无序发展带来了大量污染源,河流自净能力无法负荷,水质恶化程度逐年上升。根据水务部门的监测,以前该河道主要河段的水质更是超过了5类标准。
“那时候有的河段河床上布满了黑色淤泥,还没靠近河边远远就能闻到刺鼻恶臭,我们曾经以为观澜河将永远恢复不了‘不黑不臭’。”家住观澜河附近的老居民王先生告诉记者,他一家10余口人都是老观澜,多年一直都住在河岸边。爷爷那一辈人的观念是沿河而居,能和美还能生财,可观澜河多年前就身陷黑臭,不得已他们一度举家搬迁。直到去年,河道治理初见成效,爷爷王老先生坚持要搬回来。如今整理好的观澜河,已经成了老人每天锻炼身体的所在地。
观澜河也是市水务工程建管中心建设的生态治理工程。据介绍,该工程自2007年9月28日开工,其干流部分污染治理方式,正是现在新洲河的截污方式。从龙华至观澜河段实现了100%截污,如今的观澜河畔,宽阔的水泥路面底下,埋设的正是截污干管,上游所有污水都被截走处理,经过龙华、观澜污水处理厂的深度处理后,中水被补充回观澜河,如今的观澜河干流水质明显改善了。除此之外,河流本身引进的生态景观工艺,采用美丽且根系发达的植物,自身就具备污水处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