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洪沟口截留泵站运用地埋式工艺和“回转式格栅”,地面景观与天地湖周边景观相协调。
本报去年9月10日相关报道。
核心提示
环筼筜湖流域正本清源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作为2009年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天地湖及筼筜湖污水截流工程目前已进入扫尾阶段,正进行通水调试,预计本月底就可以正式投入运行。届时筼筜湖、天地湖周边的雨水排放口将实现晴天全部截流,有效减少筼筜湖上游的污染,改善湖水水质。
自动化仪表、生物除臭室、绿化景观等后期建设项目也将于今年6月全部完工。
污水泵站
将配生物除臭室
昨日上午,江头西路江头公园对面、天地湖的北岸,新建成的江头污水提升泵站正在进行调试。在一个水泥平台上,两台模样奇特的机械设备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这种设备内部生满不断转动的耙齿,倒钩般的耙齿上挂着布片、塑料袋等垃圾。厦门水务中环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的项目负责人介绍,这是污水提升泵站的一个重要设备——“回转式格栅”,它能够从污水中捞起固体杂物,避免垃圾影响污水泵的正常运转。
捞出来的垃圾被自动送到一个传输履带上,履带的终端接垃圾车的车斗。垃圾直接被运走,不会产生二次污染。这位负责人说,接下去,他们将在旁边建设一个生物除臭室,并用耐力板建一个大罩子,把“回转式格栅”等设备完全封闭起来,然后再通过专门的管道把泵站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臭气输送到“生物除臭室”中进行降解。这样污水泵站就完全闻不到臭味了。
据这位负责人介绍,现在记者所能看到的这些部件仅仅只是污水提升泵站的“冰山一角”,泵站的大部分设施,如沉砂池、污水泵等都隐藏在“回转式格栅”下方,最深处可达十多米。泵站的规模为每天提升污水5万吨。泵站调试工作从2月中旬就已经展开,进展非常顺利,根据估算,调试期间每天截流江头片区的污水量达8000吨左右。
污水经“三级接力” 抽进污水厂
对松柏湖和筼筜湖上游来说,影响水质最大的因素要属从天地湖流下来的污水。现在,“地湖”周边的5个雨水排放口都配置了一口污水井,污水被这些污水井截住,不再进入天地湖。工作人员介绍,污水井内安装有超声波液位计和电气自动控制系统,当池中的污水达到一定水位时,就会被超声波液位计“捕捉”到,电气自动控制系统就会开始作业,污水将被自动抽走,不需要人工作业。江头公园的月牙堰是天地湖产生污水量最大的所在,这里的污水也被截流了下来。
在“地湖”靠近嘉禾路的位置,建有一座地埋式泵站,天地湖截流下的污水就直接汇集到这座泵站里,在泵站加压后又被抽送到江头污水泵站。从江头污水泵站又铺有一条管径为900毫米、长900米左右的污水管,一直通到吕岭路的吕岭雨水泵站。污水通过这条管道,进入吕岭泵站后,将被再次加压抽送到位于前埔的石渭头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石渭头污水处理厂的改扩建工程,已于去年底完工,污水处理规模从以前的每天10万吨增加到现在的每天20万吨。不仅筼筜湖上游的污水截住了,筼筜湖北岸几个排洪沟的污水也都截流到了市政污水管网。
排洪沟沟口安装智能除臭设备
过去不少市民都有这样的经验,在环筼筜湖散步时,经过某一路段时突然闻到臭味,走过这一段后臭味就消失了。这就是排洪沟沟口散发出来的。接入筼筜湖的排洪沟多达31条。污水截流工程同时在几个排洪沟沟口和月牙堰、江头泵站等处安装智能除臭设施,定时自动喷洒植物液除臭剂,有效消除臭味。
记者昨日在莲岳路排洪沟的沟口看到,这里安装了一排塑料管道,管道上均匀分布着许多小喷嘴,每隔几分钟,喷嘴就会往外喷洒水雾状的除臭剂,药水落到半空中就不见了踪影,不仔细看根本感觉不到。在沟口附近几乎闻不到什么味道。
这种除臭设备在我市的公厕、清洁楼、污水处理厂已经广泛采用,除臭剂采用生物酶技术制成,无色、无味、无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