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委员会在南京召开第四次全体(扩大)会议,贯彻落实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09年太湖治理工作情况,研究部署2010年目标任务。省委书记梁保华对太湖治理专门作出重要批示,省长罗志军作重要讲话,省委常委、副省长黄莉新主持会议,副省长徐鸣出席会议。
2009年,太湖流域各地和省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再现生机”的重要指示,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实现了“两个确保,三个下降”年度目标。太湖9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部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湖体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同比下降2.2,蓝藻发生面积和藻类密度均小于上年,15条主要入湖河流中只有一条月平均水质劣于V类,同比减少2条,超额完成了劣于V类河流数量减少到20%以下的目标任务。主要入湖污染物氨氮、总磷指标同比下降10%、6%,超过了“比上年下降5%”的要求。太湖治理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本次会议明确,2010年我省太湖治理的目标任务是实现“两个确保,一个下降,一个改善”:即确保饮用水安全,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湖泛”,太湖流域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有所下降,太湖水质继续有所改善。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5%,国家考核断面达标率不低于80%。
梁保华在批示中指出,太湖是国家确定治理的“三河三湖”之一,太湖治理是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2009年,省各有关部门和太湖流域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铁腕治污,科学治太”,一手抓应急防控,一手抓长效治理,强化措施,扎实工作,实现了“两个确保,三个下降”的年度目标,太湖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太湖水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对于取得的成绩,切不可估计过高、盲目乐观,必须充分认识太湖治理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2010年是太湖治理的关键一年,希望各级各有关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深入实施太湖治理国家总体方案,促进太湖水质持续改善,为早日实现太湖水质根本好转而不懈努力。
罗志军指出,2010年,各地各部门要把太湖流域产业结构调整纳入我省“十二五”规划和“落后产能淘汰三年计划”,优化生产力布局,提升太湖流域可持续发展水平,逐步实现太湖流域经济结构“调优、调高、调强”的目标。严格落实各项应急防控措施,强化监测预警,科学调水引流,全力打捞蓝藻,开展生态清淤,确保供水安全。围绕工业、生活、农业等污染综合治理,分解落实氮、磷减排任务,集中力量推进一批重点工程建设,切实加强控源截污工作。积极配合做好国家“十一五”规划考核和太湖治理中期评估各项工作,及早研究提出“十二五”重大治太项目,争取国家对我省太湖治理给予更多支持。坚持科学治太,整合科研力量,组织开展流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太湖水污染治理的战略研究,重点在总氮控制方面进行技术攻关。加强治太项目资金管理,放大环境经济政策效应,最大限度满足太湖治理资金需求。
罗志军强调,各地各部门要加强对太湖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牢固确立做好太湖治理工作就是抓调整促转变的观念,树立大局意识,落实目标责任,强化督促检查,严格考核奖惩,确保全面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为实现太湖水质根本好转、“早日重现碧波美景”而努力奋斗。
黄莉新要求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要充分认识到太湖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牢固确立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强化目标管理,注重协调配合,突出工作重点,狠抓措施落实,保证今年治太工作顺利完成。
会上,省政府与太湖流域各市政府及省有关部门签订了年度目标责任书。省太湖水污染防治委员会全体成员,太湖治理专家委员会、太湖流域各市县(市区)政府及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