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喷洒、绿化浇灌等全部用的是经过深度处理的生活污水
不论是城市河道内蓄水形成的湖面,还是每天喷洒街道及浇灌绿化带的用水,全部是污水处理后形成的中水。昨日,记者从市环保局了解到,截至目前,随着全市各县(市、区)污水处理系统的投入运营,全市污水深处理中水回用率已达到37.6%,水重复利用率也达到97.13%,这意味着中水回用已成为我市“第二水源”。
每天早晨或下午,在市区凤台街、泽州路、黄华街等主要街道,来往的市民总能看到大型洒水车忙碌往返,为干燥的街面喷淋降尘。在呼吸清新空气的同时,人们不免又心生感叹:“每天喷洒街道,这要用多少水,是不是太浪费了!”对于市民的疑虑,市环保局副局长杨金中解释说:“其实,每天在街道喷淋降尘的罐车中,装的全部是经过深度处理的生活污水。”
2005年6月6日,投资1.3亿元的晋城市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营,日处理污水能力达7.5万吨。至此,市区范围内生活污水全部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每天污水深度处理量形成的7.5万吨中水,不仅用于道路喷洒,而且市区百丽园、白马寺山森林公园、泽州公园、花园头水库等河道景观用水及园林绿化全部都用中水。“最主要的是还要满足国投晋城热电厂一期工程生产用水。”杨金中说。
记者还了解到,今年投资7005万元的阳城县污水处理厂开始运营,日处理污水1.8万吨,其中1万吨处理后的中水,主要回用于2×135兆瓦电厂、建筑材料及陶瓷工业园区生产用水;去年年底,高平市与山西国际能源公司合作修建的日处理能力为3万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营,处理后形成的中水除用于当地绿化及河道景观用水外,当地电厂2×600兆瓦机组全部回用;兰花集团成庄、寺河、长平等煤矿都建成了高标准的三级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设备,井下降尘、设备冷却、洗浴、绿化、冲厕和清扫等自身用水全部为中水;晋城天泽煤化工等大型煤化工企业,都实现化工污水“零排放”,中水完全回用。如今随着更多污水处理厂开建,将会有更多中水用到企业生产和居民日常生活中。(记者: 李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