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见习记者 叶德初 记者 陈里雅) 昨天下午,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专题听取了近一个月来关于水污染防治“一法两条例”执法检查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汇报,特别就珊溪水库饮用水源保护问题提出意见。
7月5日至6日,市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26次会议审议水污染防治“一法两条例”执法检查情况报告,并就珊溪水库饮用水源保护问题进行专题探讨,提出了加大政府投入、解决畜禽养殖业污染、实现生态移民等六大整改意见,以及文成县畜禽养殖污染、赵山渡库区的投饵性网箱养殖污染、泰顺城关饮用水水源地水质锰超标等监督重点。
相关报道刊出后,引起社会广泛热议,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建立了库区环境专项整治领导小组,落实3000万元作为珊溪库区环境整治专项资金。除全力遏制水库蓝藻异常增殖,强力推进畜禽养殖业整治、开展全市饮用水源安全大排查等措施外,市政府还责成市环保局牵头,进一步修改完善生态补偿机制,逐步提高资金安排额度,将库区百姓生活、生产纳入补偿范围,切实保护好“大水缸”。
据介绍,针对养殖业整治问题,文成县对库区内的黄坦、富岙两个乡镇实行养殖污染整治问责制,并严格划分了禁限养区。“禁养区”内的养殖场要求限期关停、集中搬迁,“限养区”配套完整的污染防治设施,以全力推进养殖污染整治工作。同时,文成县不再将养殖业列入“十二五”农业重点发展产业来抓,解决农业扶持政策和环保要求“两张皮”的矛盾。
针对珊溪水库水生态平衡等问题,8月9日开始,多部门联合开展为期一周的地笼网整治专项执法行动,全面清理库区现有地笼网作业网具。同时,邀请省淡水研究所专家,研究珊溪水库渔业养殖中远期规划,做好水库内鱼类放养和管理,确保水库水生态平衡,并启动了珊溪(赵山渡)水库藻类污染防控应急技术预案编制工作。
针对泰顺城关饮用水源地水质锰超标问题,目前泰顺县已加大水质监控投入,强化跟踪监管力度,通过媒体公开每月水质监测结果,并着力构建水源保护长效机制,加快县城备用水源建设,确保今后群众饮水安全。
市人大常委会表示将对此事进行进一步跟踪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