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鹿阜镇山冲村的村民聚集在供水车旁排队取水。[记者 禹江宁 摄]
“昔日的结胜水库波光粼粼,蓄水量120万立方,水面宽150米,两岸满山的板栗树绿油油的,如今结胜水库干的变成不足5米宽的小河道。”昨日,记者来到石林县大可乡结胜村,村民赵映雄指着长满青苔、露出坝底的库区难过地这样说。
去年7月份以来,石林县遭受了80年不遇的特大旱灾,全县因旱灾农业直接经济损失2760万元。当前,由于受灾面积广,全县233座水库塘坝,全部枯竭的水库有16座,仅有黑龙潭、圭山和月湖3座水库可供人饮生产生活用水,人饮困难已达52000人,大牲畜达3.8万头,受害受灾绝收面积高达91%。据石林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赵树平介绍,旱情就是命令、灾情就是纪律。为做好抗干旱、促春耕、保民生等工作,县委县政府全力以赴深入一线、靠前指挥,指导帮助对口挂钩的乡镇全面开展抗旱救灾和森林防火工作。要求各乡镇明确责任,迅速把任务分解落实到每一个乡镇、每一个村组、每一个人头。截至目前,全县已投入抗旱资金800多万元,同时积极调整供水方案,全县7个乡镇各配备1台送水车,分片定时集中供水,加大日饮抗旱应急工程建设力度,组织群众抗旱自救,缓解旱情,全力确保受灾群众人蓄饮水有保证。
在石林县黑古塘,记者看到蓄水量25万立方的水库,只有2万立方的蓄水量,岸边的泥巴干成石块,一眼望去像一坐坐小山丘。80岁的村民周明华伤心地说,“自己活这么久,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干旱,庄稼颗粒不收,山上的松树都晒死晒黄啦!”。周明华老人接着告诉我们,“岸边有的裂缝,人把腿伸进去可以陷到膝盖头。”面对8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7个月来,石林县广大人民群众手挽手、肩并肩,积极采取各种抗旱措施解决生活生产用水,水改旱,提前谋划大春备耕工作,最大限度降低干旱造成的损失。
下午2点15分,记者又来到该县鹿阜镇山冲村委会唐家村,一辆印有“石林抗旱供水”的桔红色送水车开了进来,家家户户把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水桶、塑料桶排成队等待接水,拖拉机、三轮车、摩托,挑的挑,抬得抬,拉的拉,构成一幅热火朝天的供水场面。7岁的符艳丽小朋友高兴地说,“终于有干净的自来水喝啦,山上的水都挑干,自己一个多月没有洗澡。”看着此情此景,大可乡副乡长曾跃祥欣慰地说,“群众看到党和政府、社会各界救灾行动,感受到关怀,看到了希望,我们一定战胜灾害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