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环保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重点水域污染治理压力依然较大,治理要求更加严格
经过“十一五”的治理,我国重点流域的水质有所提高,国控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的比例增加了13.4 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下降了16.9 个百分点。但我国重点流域的污染问题依然严重,截止 2010 年,Ⅰ-Ⅲ类水质的河流断面比例仅占43.7%,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32.9%和23.4%;监测86 个湖(库)点位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点位比例分别为19.7%、66.3%和14.0%。
在总量控制上,《规划》要求到2015 年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较2010 年削减9.7%;氨氮排放总量削减11.3%。这一标准高于“十二五”规划8%与10%的要求,显示出对重点流域污染治理的要求更加严格。
投资增长2.5 倍,重点是污水处理及配套与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明确了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提高工业污染防治水平、系统提升城镇污水处理水平、积极推进环境综合整治与生态建设、加强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提升流域风险防范水平6 大重点任务。
初步确定“十二五”期间规划骨干工程项目5998 个,估算投资3460 亿元。相比“十一五”规划总投资1691 亿元,实际完成投资1389 亿元,本次规划投资规模比“十一五”实际完成额增长2.5 倍。具体的投资安排方面:城镇污水处理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2698 个,估算投资1907 亿元,工业污染防治项目1390 个,估算投资425 亿元;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项目221 个,估算投资83 亿元;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项目633 个,估算投资55 亿元;区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1056 个,估算投资990 亿元。
其中污水处理及配套建设与水环境综合治理两项占规划投资额的84%,是主要受益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