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生活在安顺市区贯城河两岸的居民都在互相传递一个好消息,随着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水处理配套管网的建设,昔日污水横流的河水会变得越来越清澈。
近年来,随着安顺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的猛增,排污量也随之加大,城区贯城河及各县区的污水给城市容貌打了“花脸”,严重影响着市民的健康生活质量。
安顺市委、市政府为改变此现状,从2004年开始立项,逐一申报成功。据统计,该市为建7个污水处理厂共投入资金27095.62万元。如今,除黄果树污水处理厂无污水未运行外,其余6个污水处理厂运行基本正常,今年1至8月累计处理污水1248.13万立方米,累计COD削减量1717.27吨,负荷率为68.2%。
10月23日,记者来到位于安顺城区南郊金银山下的市污水处理厂,该厂负责人舒明俊介绍,该项目于2004年批复立项,2007年开工,2008年建成并投入试运行。今年5月,安顺市政府为保证污水处理厂稳定正常运行引入了技术实力强大的专业水务公司进驻该厂,为该厂注入了新的活力,实现了连续生产及出水水质全部达标。
舒明俊说,城区注入的黑水就像一个病人的“坏血”,通过管网和沟渠引入污水处理厂后,经过一系列处理,留下的污泥、淤泥将被运到垃圾填埋场卫生处理,以达到全面净化水质的目的,处理后的清水经过紫外消毒后排入贯城河。
“污水经过处理后,清水池在晴天的能见度可达到30米深,出水口的清水可以用于养鱼、农田灌溉、洗车洗地等,其六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B标准。”市污水处理厂负责人说,市委、市政府正谋划把处理后的清水引回贯城河巡回流动,既减排又节能,给城区进行大“换血”。
据介绍,为让污水治理达到最佳效果,必须加快管网建设,以实现雨水和污水分流,避免污水处理设备不能满负荷运行,造成电力资源浪费、增加运行成本。
日前,该市对所有污水处理厂和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并对各区县未完成的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制定了倒排工期,确保今年底全部完工。
沟槽开挖、垫层、管道安装、检查井、沟槽回填……市、区、县的污水收集配套管网敷设正在紧张建设中。截至10月初,各项目完成初设批复率均在50%以上,有的高达84%,预计年底能完成100%。该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污水处理循环再利用的潜力很大,建好用好污水处理厂,有利于推进节能减排,减少环境污染,防止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肆意排放,造成明水和地下水水体污染扩大,确保农业用水安全、人畜饮水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