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记者从嘉兴市城乡污水处理“十二五”建设规划汇报会上获悉,我市将于近期确定“十二五”期间污水管网建设和污水收集目标,明确嘉兴市城乡污水处理“十二五”建设规划,对全市城镇污水处理、配套管网的建设和运行管理进行统筹规划。
规划紧紧围绕“两新工程”
去年全市(仅含县城)供水量为2.67亿立方米,污水排放量为1.92亿立方米。城镇污水产生量大,排放集中,影响人口多、范围广,水源性污染和水质性污染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居民生活污水日渐成为影响水环境的重要污染源。记者从汇报会上获悉,嘉兴市城乡污水处理“十二五”建设规划将以“1640300”网络型城市的污水处理为主线,综合考虑用水需求与污染控制、新建与改造、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管网配套等,对全市城镇污水处理、配套管网的建设和运行管理进行统筹规划。
“调查发现,各县(市)尚有部分建制镇采用雨污合流制系统,其生活污水基本上是经化粪池直接就近排入河道,给水环境造成负担。此次规划与‘两新工程’联系密切,将对新市镇、新社区的污水处理设施、管网收集、雨污分流进行统筹规划。”市建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对全市“两新社区”严格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根据新社区所处的区位和入网条件选择排入城镇污水管网或建生态型污水处理站,达到农用水标准排放。
污水处理投资约21亿元
近年来我市对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至去年年底,全市共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14座,总处理能力达94.5万吨/日。镇污水工程提前实现全覆盖,完成全部建制镇的污水处理设施主体工程。
根据预测,2015年嘉兴市域污水排放量将达到154万吨/日,其中城镇污水排放量达到122万吨/日(工业污水量41万吨/日,生活污水量81万吨/日),新社区污水排放量32万吨/日。
为此,在“十二五”期间,对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不能放松。根据嘉兴“十二五”期间污水设施建设安排,“十二五”期间对污水处理投资约21亿元,推进全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泵站、排污管道的建设,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率。
污泥收集处理配套跟进
处理污水产生的污泥如何实现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记者从汇报会上获悉,全市各地污泥的配套收集处理也在跟进。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3个污泥处置中心,分别位于海宁丁桥污水处理厂、盐仓污水处理厂、平湖市荣成纸业有限公司。此外,新嘉爱斯、嘉兴电厂污泥焚烧项目一期工程等项目也已投产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