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上午,石家庄市最大的自备井用水企业之一的晋煤金石化工投资集团正式启动了关闭自备井、新接市政用水的行动。行动启动后,该集团内的15眼自备井将全部关停。截至目前,省会今年共关闭了107眼自备井。
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省会约有50余万人的生活用水来自自备井,每年自备井取水量达1亿立方米,对此,有关人士呼吁,由于长期持续超采,地下水资源得不到保护和涵养,关停自备井刻不容缓。
点击:市区仍有50万人喝自备井水
作为石市老牌国有企业,长期以来,金石集团生产和生活用水一直依赖集团内的15眼自备井。而这些自备井每年抽取地下水约800万立方米,是石市最大的自备井用水大户之一。这些自备井关停之后,金石集团生活区1700多户的居民家中将全部接上市政管网。“金石集团老厂区内的15眼自备井全部关停后,石市今年关停的自备井数量达到了107眼。”据石市供水集团市场开发中心副主任周力介绍,自2009年以来,全市已经关停了293眼自备井,全市范围内剩余的自备井还有450眼左右。
而据石市供水集团董事长李爱民介绍,石市每年的生活和工业用水量约为2亿立方米,而目前石市市政管网每年的供水量仅为1亿立方米左右。也就是说,分布在市区各个区域的自备井每年抽取的地下水超过1亿立方米,相当于40多条民心河蓄满水的水量。单从生活用水来计算,石市供水集团担负着市区188万人的供水需要,以2009年石市市区240余万人的人口数量来计算,目前市区共有50余万人的生活用水来自自备水井。
弊端:地下水资源长期超采
“金石集团内的15眼自备井是1963年开始打的,打井时,打到六七米深就能出水,井深只有40米。”昨日,金石集团生活区物业公司的一位老职工说,如今,仅过了40多年,这里的自备井深度已经到了120米。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曾对石家庄地区的地下水做过长期研究,他们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20世纪60年代至今,全市地下水累计超采160亿立方米,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年均超采8—10亿立方米。由于长期持续超采,致使地下水位平均埋深已由上世纪60年代的6至7米下降到2008年底的54.68米。
最近一次研究表明,漏斗中心水位下降至52.44米,漏斗影响面积已达501.7平方公里。预计2030年漏斗中心水位110.10米,基本达到第二含水层组的底界,含水层组疏干面积将进一步扩大。照这种趋势发展下去,40年后石家庄市地下水120米以上将基本无水可采。
困境:关停自备井需数亿资金
“我们这次关停自备井之后的户表改造、施工工程所需的费用约有200多万元。”据金石集团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如果平摊到1700户居民身上,每户需要负担1100多元。1000多元对于一个普通工薪家庭来说不是小数目,“为了解决职工的生活用水问题、减轻居民经济负担,集团全额承担了改造工程所需的费用。”
采访中,很多小区居民表示,自家的水费标准是每吨3.63元,但并不清楚小区的水源是自备井水。对此,有关人士指出,也有一些企业和物业公司因为图便宜不愿意关停自备井,“自备井开采费用远远低于城市供水价格。”据专业人士介绍,目前省会的居民用水价格为每吨3.63元(包括污水处理费0.8元和水资源费0.33元)。而自备井抽取每吨的成本只有1元左右。这种价格上的巨大差距导致很多自备井用户不愿意关停自备井。
数字
据石家庄市供水集团2009年的数据显示,根据市区自备井分布情况及公共供水管网现状,关停自备井市区需要铺设公共供水管网26条,共计41018米,预计投资6568.2万元;用户接水工程预计投资1110.1万元;关停自备井预计投资350万元;自备井并网工程,预计投资1038.5万元;四项工程(不含接收自备井的补偿费用)预计总投资9066.8万元。关停自备井需要对供水管网进行改造,所需的费用十分巨大。
期盼:呼吁关停自备井实施方案早出台
目前,《石家庄市水务局关于保障市民饮用水安全关停自备井的通知》是供水集团工作人员去和用自备井水的企业和小区物业公司商谈关停事宜依据的主要“红头文件”。而在这份通知中有这样一句话,2009年12月4日,市政府第34次常务会议通过了《石家庄市市区关停自备井工作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决定对市区自备井进行逐步关停。
但据了解,时至今日,该实施方案仍没有印发下达到各个职能部门。“如果市政府的实施方案能够早日出台,自备井关停工作应该会顺利很多。”石市供水集团一负责人说。
-相关链接
自备井水质不容忽视
据介绍,绝大多数的自备井生产工艺落后,缺乏专业的检测消毒设备和卫生防护条件,水质安全隐患问题对广大市民身体健康形成了潜在的威胁。另外,由于自备井井源地卫生防护措施差等问题,也导致供水水质合格率低,供水安全没有保障。
2004年,相关部门曾对市内五区202家单位249份自备井水样的检测结果显示,自备井水质不合格率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表现为大肠杆菌超标、总硬度超标、细菌总数超标、硝酸盐氮超标、四氯化碳超标等,一些个别区域还存在引水致高发性癌症群体出现的现象。
2008年,省会博文小区发生自来水污染事件,事后查明为小区居民供水的自备井水质受到污染。2009年,振四街居民家中饮用的自备井突然变浑,经调查是施工引起的污水倒灌污染了自备井水质。自备井水质安全引起广泛关注。
近期,水质检测部门对部分自备井水质进行了区域抽样检测,其结果显示,全市自备井水质问题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记者:李春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