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济南市市政公用事业局按照与市政府签订的“十一五”水污染物与大气污染物总量消减目标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市环保局和市直有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市市政公用局不断完善措施,加强领导,攻坚克难,狠抓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各项污染减排目标任务。在市政府对各县(市)区政府和市直部门考核中,综合得分104.7分,列第一名;其所属的济南热电有限公司综合得分99.5分,获得二等奖。在3月19日召开的全市环保大会上,市市政公用局因为全市污染减排工作作出突出贡献,获得2009年度全市污染减排唯一一个特等奖,向全市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环保答卷。
市市政公用局高度重视污染减排工作,始终作为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和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常抓不懈,成立了局污染减排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污染减排办公室,建立健全了污染减排工作责任制和问责制。通过争取财政支持、调控资金、贷款和BOT、BT等多种融资方式,加大对污染减排工作投入力度。
近年来,市市政公用局克服资金、工期紧张等困难,分期分批全力推进工商河、兴济河等8条河系综合整治工程,实现了“拆迁拆违、截污治污、清淤防洪、挡墙砌垒、市政配套、园林造景”的目标,兴济河等5大河系基本消除劣Ⅴ类水体。中水站建设工程承担全市2009年度新增COD减排总量的30%。市市政公用局通过加大资金投入、优化工艺运行、设备升级改造等一系列措施,确保工商河等3座在运中水站稳定运行、达标排放,出水水质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今年1月中旬,中水站顺利通过国家环保部COD减排核查,圆满完成年度减排目标。
按照BOT、BT等融资方式,市市政公用局高标准、高效率完成光大水务一、二厂工艺升级改造和三、四厂建设工程。特别是光大水务三厂配套管网工程取得当年建设、当年投运,当年实现满负荷运行,使我市成为全国第一个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全面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的副省级城市,这在国内污水处理行业前所未有。目前,城区各污水处理厂全部稳定达标排放,全市每天60多万吨污水经处理后全部达到一级A标准排放,济南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已处于领先地位。源源不断的清水使小清河水量得以补给,出境断面水质明显改善。为防止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带来二次污染,市市政公用局通过社会化招标,选择了2家生物制肥企业,利用现代生物发酵技术对污泥进行100%的无害化处置,实现了资源充分利用。
按照市政府关于淘汰落后产能的减排工作部署要求,市市政公用局不等不靠,加快推进集中供热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新建改造丁字山、浆水泉、大学科技园等7处热源,新增集中供热面积1600多万平方米。以2008年度集中供热企业耗煤量为基准,如按原有分散小锅炉供热,整体效率将降低20%,年耗煤量增加20%,烟尘排放量增加30%以上。市市政公用局高标准完成明湖、北郊等热电厂全部锅炉脱硫除尘改造任务,实现达标排放。同时,累计投入资金7.5亿元实施“汽改水”管网改造工程,使供热系统整体热效率提高13.5%,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万吨、二氧化硫5.3万吨。市市政公用局还对施工单位现场公示、工地围挡、防尘降尘、物料堆放、渣土清理等实行合同管理,建立了市政道路工程文明施工巡查制度,确保扬尘治理工作得以落实。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下一步市市政公用局将继续加大投入,加强管理,确保污染防治设施稳定运行,污染物去除效率保持在减排核定水平之上。同时,按照全市减排核查要求,完善各类台账资料,确保已取得的减排成果不出现任何反复,为全面完成我市“十一五”减排目标任务再作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