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污权交易试点渐入佳境。昨日,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发改委将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积极推进水价的改革,继续实施排污权的交易试点,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环保部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任官平告诉记者,排污权的交易试点目前还只在省内进行,未来有望国家试点、跨省试点,并从此走向全国,受益的是中国的山山水水。
排污权交易试点近日屡被部委提及
昨日,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对继续实施排污权的交易试点进行了阐述;无独有偶,财政部副部长王军前日在同一论坛上提出,健全排污权有偿取得和交易制度,扩大排污权交易试点。
排污权交易试点,可追溯到2007年。彼时,太湖蓝藻泛滥,国务院召集环保总局召开了一个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会。在会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提出,排污交易是筹集治污资金、提高治污效率的一个办法,可以在太湖流域先行试点。浙江嘉兴作为全国首例排污权交易的试点城市。
浙江嘉兴出台相关办法规定,企业向排污权储备交易中心提出申请,中心受理后,委托环保部门对其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企业就可以将其削减下来的指标卖给储备交易中心。
此外,污染总量不变的前提下,提出企业的排污指标可以交换、互相拆用。例如,某个企业核定的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0万吨,因为该企业采取了减排手段,最终只排放了8万吨,剩下的2万吨就可以用来交易,其他需要二氧化硫排放量的企业得用钱买。
记者了解到,嘉兴方面还为此进行了技术准备———目前嘉兴已对其境内90%的污染排放总量实现全天候实时数据和图像监控,对企业的达标排放和排放总量数据可以随时调阅。重点污染源、污水处理厂,它都有在线监控。基本实现了县、市、省三级联网,24小时实时监控,省里可以看到县里的情况。这在全国是走在前面的。
在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任官平看来,排污权交易中心的这个制度设计,解决了困扰嘉兴市环境容量有限的问题,通过以存量换增量,解决了企业减排的激励机制问题。
广东试点电力行业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
实施排污权的交易试点,广东亦在行动。
记者了解到,省环保厅委托广东省社科院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赵细康对广东省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制度课题进行了研究。
根据该研究,去年9月,环保厅率先在广东省的电力行业中进行SO 2(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试点,同时以淡水河流域深圳段为试点,对主要水污染物C O D排污权交易制度实践进行基础性研究和探索。
省环保厅对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也提出三个注意方面:一是先易后难。以较易推行的行业和污染物为突破口进行试点,再向其他行业和污染物推进。二是分步实施。坚持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相结合,先以电力行业SO 2排污权先行实施有偿取得与交易,其他污染物排污权视情况逐步实施。三是尊重历史。注重排污权初次分配的公平合理,实行老项目老办法、新项目新办法。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在2010年度工作会议上提出,今年深圳将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推进重点行业大型企业之间的碳交易。
据了解,今年深圳将依托联合产权交易所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建立排污权交易平台,搭建国内“碳源-碳汇”交易市场,推进国内重点行业大型企业之间的碳交易。
排污权有偿取得和交易有望走向全国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研究员魏复盛告诉记者,排污权交易,在试点中发现还有几个问题有待解决,但最终将会在全国推开。
比如说,环境容量及其价值确定问题。排污总量是排污权交易的上限,任何交易都不能超越环境容量。基本环境容量不能明确确定,交易就无从谈起。所以排污权交易过程首先要确定环境容量并对环境容量进行科学的评价与测算。政府管理部门一般根据环境目标控制点的环境质量标准,结合污染物的性质和扩散模式,确定区域内的污染物允许排放量,即环境容量。但目前的测定方法在准确性和客观性上存在局限,不同方法之间的相容性较差。
此外,还有排污权的分配问题,以及排污权交易信息平台和交易市场完善等问题。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目标在于激励企业减少排污,改进技术,最终实现减排、低碳和可持续性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