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万平方米的公共绿地喝上了自然水,一天节约自来水100多吨;一天20多吨的臭污泥变为好养料,这些惊人的数字就是崂山区的低碳园林建设所做出的实际举措。
3月18日,记者带着好奇心来到崂山区市政公用局,申科长笑着告诉记者:“我们180万平方米的公共绿地终于喝足了自然水。”
“原来我们崂山区的园林灌溉完全指望自来水灌溉,成本非常大。现在我们完全使用自然水了,人力、物力上都节约了不少呢。”
“什么是自然水?”
”自然水就是天然蓄积雨水灌溉。通过对这些自然水的利用,我们每天可以节约自来水100多吨,全年就是好几万吨。为了让所有的土壤喝足水,我们在人行道、绿地广场等地段铺设了透水砖,让雨水能够完全渗透到土壤中,减少了雨水的流失。现在我们的每一寸土地都能解决干渴问题了。”
“我们在低碳节能方面还有一个新举措,就是利用污水处理厂排出的污泥作为植物的新养料。”申科长笑着告诉记者。
污泥又臭又脏也能成好东西?申科长接着说:“去年在莱阳东路的600棵法国梧桐行道树的栽植上最先使用了污泥肥,经过一段时间观察看到效果还不错,在去年的11月开始大面积用于绿地养护。这也叫废物利用,污泥肥没有副作用,对植物的生长好处很多。这样也节约了成本费,污泥肥的用量虽然比化肥多但是价格却比化肥便宜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