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日报讯记者杨东溟报道 3月31日,备受关注的蒲河生态廊道建设整体规划正式出炉。在未来的3年里,沈阳市将在完成蒲河水系连通的同时,实现沿线空间优化、景观提升建设,打造沈阳市的又一条生态景观廊道,进而形成南有浑河、北有蒲河的大水系结构。
蒲河发源于铁岭县,在辽中县汇入浑河,全长205公里,流域面积2496.8平方公里。其中沈阳市内部分近180公里,流经棋盘山风景区、沈北新区、于洪区、新民市、辽中县,是沈阳市直接管理的河道长度最长、流域面积最大的中型河流。因此,打造蒲河生态廊道将是沈阳市创建全国环境建设样板城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沈阳市迎接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举措。
目前,蒲河上游棋盘山地区多为山体林地,中下游以耕地为主,全线落差约110米,城市建设用地集中分布在沈北新区蒲河新城地区、丁香湖地区和辽中县城等处,形成了以风景旅游、城市建设、都市农业为主的功能区域,蒲河沿线分布7个乡镇、72个村屯。
在新出炉的规划中,沈阳市将以生态廊道、沈阳之“虹”作为核心理念,即利用彩虹具有的“自然、多彩、连通、愿景”四大特征,实现生态系统修复、自然景观环境建设,优化城市发展空间。规划将形成“珠链式结构”,即打造“一河三湖多湿地、两岸六区十八景”。一河,即景观生态河;三湖,即秀湖、丁香湖和珍珠湖;多湿地,即沿线多处生态湿地;两岸,即沿河两岸生态环境建设;六区,即秀湖风景区、蒲河新城区、都市农业示范区、珍珠湖风景区、近海新城区、河口生态涵养区;十八景,即18个景观节点。
按照规划中的功能布局,沈阳市将对蒲河沿线土地进行优化和提升,规划河道宽度为30米至100米,两侧绿化平均宽度80米;同时利用其良好的生态景观条件,规划形成6个功能区,即秀湖风景区、蒲河新城区、都市农业示范区、珍珠湖风景区、近海新城区、河口生态涵养区。其中,城市段约60公里,占33%;风景区段约40公里,占22%;郊野段约80公里,占45%。
沈阳市主要领导表示,沈阳市将利用3至5年的时间,完成蒲河改造的六大任务:增水,全河段年增水量8750万立方米,这相当于增加3个秀湖的蓄水量;扩绿,沿河两岸增加绿地9万亩,相当于增加20个北陵公园;通路,建设蒲河大道、滨河观光路等7条道路,形成流域一体化的景观廊道;治污,建设13座污水处理厂,打造环境样板河流;拓展,沿河两岸重点区域形成500平方公里的城镇和产业发展新空间;增彩,打造蒲河文化。
据了解,沈阳市还将通过组织项目推介、出台扶持政策等多种手段,助推蒲河沿线的招商引资工作,使蒲河生态廊道建设走向市场化运作,促进生态廊道早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