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讯 3月7日,本报刊发《湟水河连续两月遭重度污染》一文后,引起环保部门和广大读者的关注。3月9日,记者从省环保厅了解到湟水河连续两月出现重度污染之“谜”。
据省环境保护厅污染防治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自去年11月份以来,湟水河小峡桥断面水质出现重度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每年到冬季后湟水河便进入枯水季节,水流量明显减少,河水自净能力也减弱,而向湟水河排放的污水总量并没有减少,从而造成湟水河小峡桥等断面水质污染浓度提高。
据介绍,为加快湟水河污染治理,我省去年在湟水河流域开工建设9个污水处理厂,到2011年基本建成,随着各污水处理厂的完工和投入使用,污水处理能力将达到80%左右。另外,记者从市政府了解到,今年,我市将制定湟水河排污口综合整治方案,加大市区污水管网铺设和排污口封堵力度,提高污水收集率,重点做好北川河、南川河流域以及西钢地区排污口截污纳管综合治理;探索建立湟水河(西宁段)污染治理工作长效管理机制,按行政区建立湟水河(西宁段)干流、支流断面水质评价考核体系,实行区域河道“河长”负责制,以确保湟水河(西宁段)水质得到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