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市按照科学发展观思路,转变治水理念,全市农田水利建设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保护农村生态,改善农民取水用水条件为重点,着力打造民生、生态水利。
洪湖市主动接受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评监督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切实改变农村以往一河臭水、一河死水、一河杂草、沟渠不畅的状况。
一是“变农田水利”为“农村水利”,全面改善人居环境。该市以村民居住地为主,从仙洪线、峰瞿线到新螺线,投资6000多万元,疏竣沟渠780千米,衬砌硬化70千米,从而有效地改善了农田灌溉条件,解决了排灌渠道不畅问题,消除了血吸虫钉螺栖息场所,改善了人农村村民的人居环境。
二是变“单一管水”为“灵活调活”,不间断更换农村沟渠水体。该市一改过去的水源调度理念,不仅单一考虑农田灌溉问题,而是实行既灌溉农田又改善水质,把死水调活,把活水调优,科学合理调度水源,更换水体,改善水质,引江灌湖,引湖灌河,彻底改变了过去臭水脏水的状况,使全市大小沟渠河流常年清澈如镜。
三是变“冲草”为“除草”,想办法消除水害植物。该市根据全市大面积水花生杂草泛滥的情况,变以往开闸放水冲草为机械除草,较好地解决了除草问题。今年,该市从多种渠道筹资30多万元,购置8台打草机,成立专门打草队,深入重点沟渠打捞杂草,使全市沟渠、泵治、涵闸排水畅通。
四是变“有水标准”为“安全标准”,确保农村饮水安全。该市针对湖区群众饮血吸虫疫区水和硬度超标的浅层地下水状况,集中兴建乡缜中心水厂,彻底改善农村居民饮水条件。目前,全市已建乡镇中心水厂24处,使33.6万人饮上了安全卫生的自来水。同时,该市规划延伸供水管道,集中建大厂,让全市93万老区人民全部饮上安全卫生的地表水。目前,该市东片以大同、燕窝水厂为基础,中片以市自来水厂为依托,两片以白庙、黄家口为基地,集中财力、人力,实施大水厂工程,确保全市城镇,农村居民饮用水的绝对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