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讯 3月22日上午,西宁市中心广场人头攒动,由省水利厅和西宁市水务局共同组织的第十八届“世界水日”暨第二十三届“中国水周”大型宣传活动拉开了帷幕。
青海地处三江源头,是我国的主要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屏障,但境内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丰富,单位面积产水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而且时空分布不均,与土地、人口、矿产资源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不相匹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水资源的需求急剧增加,湟水、格尔木等河流受到严重污染或污染威胁,加之用水结构不合理、水资源配置不科学、利用效率低,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着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的进程。面对严峻的水资源现状,2010年我省将严格落实水资源管理制度,研究划定水资源开发利用、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通过实行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强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全面节约、有效保护。深化西宁市、格尔木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逐步建立覆盖流域和区域的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和水量分配方案,抑制用水需求的不合理增长。大力加强水资源和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强化水功能区监督管理。通过建立水权制度,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措施,促进工业节水技术改造,加快城镇供水管网改造,提高污水处理回用率等举措,合理压缩农业用水、稳定供给生活用水、有效增加工业和生态用水,不断提高水资源的科学配置水平,优化供用水结构,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宣传活动紧紧围绕2010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关注水质、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及“严格水资源管理、保障可持续发展”两大宣传主题,通过张贴宣传画、标语,悬挂横幅、摆放展板、散发宣传资料、有奖竞答、现场咨询、播出专题片等形式大力宣传节约保护水资源、水法律法规、水土流失防治、防汛抗旱减灾等方面的知识,使广大群众对我省水资源现状和节约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全社会的水忧患意识和水法制观念,增强了人们和社会各界对节约保护水资源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