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污口埋进污泥、排水管内“成分”复杂、在线监控无法显示……记者近日随同市环保局对温瑞塘河沿线污染企业进行突查,结果发现被查企业问题五花八门,“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现象非常突出。
排污口“躲”起来
检查颇费周折
“厂内有一个排污口,厂外也要有排污口啊。”在瓯海梧田大堡底工业区一家造纸厂,环保执法人员查到设在厂内排污口,但在查看厂外入河排污口时,却一时找不到下落。
这家造纸厂内,各种设备杂乱无章地堆放着。在污水处理池,有一个排污口将污水接出去排到外面。环保执法人员随后来到厂房北侧,对入河排污口进行了检查,只见北侧路边堆放着一大堆“污泥”。企业人员称,这些“污泥”是煤渣,排污口就在这下面。环保人员挥锹除去煤渣,好不容易看到一块石板,据说下面藏着排污口,已好久没人“光顾”。当执法人员询问“这样的排污口怎么检查,怎么检测?”企业人员埋头不语。
执法人员还发现一处污水、处理水混杂的排水管。这么多留待检查化验的“细节问题”,让执法人员颇费周折。
机房监控“失灵”
企业平时也不看
在一家拉链厂,执法人员发现,各类治污设施完善,排污管道也能按规定接入管网。但当大家走进监控机房时,却发现这家在线监控企业“监控失灵”已有不少时日。
执法人员在治污区、车间等处,基本没发现“毛病”。就在大家即将离开这家企业,一名执法人员走到监控机房前,只见监控器黑乎乎的,没有一点动静。旁边一本记录本上,登记着3月2日前的运行情况,当执法人员询问为何没正常工作,这名企业负责人称“没注意,一般平时不看”。
这名企业负责人还表示,在线监控器由设备供应企业维护运行,他们不参与该项管理。当执法人员反问“出问题该谁负责”时,企业负责人才认了错。
闹市区藏污染
入园才是正道
“经过这几年塘河整治,重污染企业已不多,主要是细节问题。”市环保局监察支队支队长赵力平说,如今许多企业“不合时宜”,应当迁到相应园区。希望政府有关方面进一步重视这个问题。
昨天共检查了约40家塘河沿线企业,其中不少“80后企业”。这些企业大约在上世纪80年代建成,受当时条件限制,治污设施要求较低。随着时代发展,这些集中城区的污染企业,由于设备落后等原因,已无法跟上治污要求。有资料显示,市区塘河沿线有工业污染企业1400多家,其中“80后企业”有100多家。这也是整治的一大重点。
赵力平认为,根治办法是将污染企业迁入相关园区,希望我市有关方面能进一步形成合力予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