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蒙阴县的岸堤水库经由东汶河62.5公里的天然河道,流至沂南县张庄镇黄埠闸;在黄埠闸再经过一条直径1.2米、长度45.8公里的引水管道到达市区东北园水厂;经过一系列处理后,输送到供水管网流向千家万户……这是临沂市区38平方公里范围内,47万人每天使用的自来水所走过的“征途”。
临沂的水源地怎样?人们又是如何保证饮用水安全的?4月1日,记者与负责城区供水的临沂实康水务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一起来到临沂市区水源地——蒙阴岸堤水库及沿线水源经过的地方,进行了实地探访。第一站:岸堤水库清理网箱养鱼 水质清澈见底
临沂饮用水的水源地为我省第二大水库——蒙阴县岸堤水库,位于蒙阴县界牌镇,该水库总库容7.49亿立方米,有效库容约3亿立方米。
据介绍,从汶河北黄埠闸取水口至丹山子拦河坝的河道及两岸河堤外100米的水域和陆域,岸堤水库取水口上游半径1000米以内的水域,被划定为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面积4.82平方公里,水质保护目标为二类。
进入库区,记者就感到一阵清风扑面而来,空气中没有鱼腥味,更没有臭味。湖面上看不到养鱼的网箱,也看不到打渔的渔船,水面上也没有塑料袋等垃圾。
“前些年专项整治之前我过来取水的时候,水质没有现在好,清理网箱养鱼后,现在你闻闻,就是清澈的‘水味’。”临沂实康水务有限公司水质检测中心黄新元主任一边在取水口取水,一边捞起水凑在鼻子上闻了闻。
保持水质清洁,清理网箱养鱼“功不可没”。2006年岸堤水库取消了库区网箱养鱼,以确保了库区水体各项指标符合国家饮用水源卫生标准。库区同时投放了鲢鱼、鳙鱼等滤食性的鱼种,这些鱼以水体中浮游生物为食,以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第二站:黄埠拦河闸有序调控蓄水 日供水10万m3
离开岸堤水库后,记者又来到位于沂南县张庄镇的黄埠拦河闸管理所,这里大门紧锁。黄埠拦河闸管理所所长李兴友解释,这里一年四季任何闲杂人都不能进入,他们工作人员也不能随意进出。
据了解,到了汛期,黄埠拦河闸要根据市水文局、市防汛办公室的数据预警进行开关闸,调节黄埠水闸的蓄水量,以确保临沂市区的水量供应,而从这里每天向市区输送的水就有10万立方米。
“前几年,这里的水质不太好,从2006年以后,水质就开始变好了,尤其是这两年来,水质明显地好了很多。”李兴友说,他见证了东汶河水这些年的变化,人们对于水安全的意识也在提高。现在附近村里的生活垃圾都专门收集起来,倒在拦河闸下游方向的专门挖的垃圾填埋坑里,防止污染河道。延伸
多措并举保护水源
根据临沂市编制完成《岸堤水库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报审稿)》 ,《规划》确定的治理保护措施主要内容可概括为“治、用、保、管” 四个方面:“治”就是通过整治污染严重的企业,建设改造乡镇污水处理系统,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和绿色生态农业,加强农田径流控制、沟河治理;“用”就是通过建设中水回用、沼气利用等工程,减少污染物排放量;“保”就是通过修筑隔离带、跨库桥路的污水收集系统等措施,防止污染物进入水源地;“管”就是通过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应急能力建设等措施,加强对水源地的保护。
根据规划的近期目标,到2012年,临沂市将全部取缔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排污口,水质稳定达到三类水;远期目标是到2020年,饮用水水源水质彻底改善,稳定达到二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