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天从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获悉,历时5年,首份江苏地区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成果于近期出炉。针对地下水污染不容乐观的现状,相关专家建议,应尽快建立完备的地下水污染监测网。
省地调院相关专家告诉记者,这是我省首次系统开展区域性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结果不容乐观,特别是与地表水联系密切的浅层地下水,江南地区优于江北,山前平原相对污染较轻;深层地下水的污染状况略优于浅层地下水。
专家告诉记者,今年以来,黄河长江流域遭遇史上罕见的旱灾,地表水几近枯竭,向地下要水将成为越来越多地区的必然选择。而地下水尤其是深层地下水一旦污染,进行治理和修复将付出非常昂贵的代价,因此地下水污染防治、保护地下水资源已经刻不容缓。
相关专家已为地下水污染防治开出了“药方”,将区域内地下水污染防治分为5个区:重要地下水水源地保护区、修复治理防护区、重点防护区、一般防护区、自然防护区,并提出了具体的污染监控方案。专家建议,尽快建立区域及污染场地地下水污染监测网,根据一定的原则,在全省范围尽可能多地密布监测网点,最终实现动态监测,并对地下水污染进行预警,为污染场地修复治理提供服务。(通讯员 理继红 陈娟 记者 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