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河南频道4月20日讯 大河网—大河报报道: 河南省全面推行水污染生态补偿制度初见成效,3个月以来,全省地表水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昨日上午,省环保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对今年第一季度全省的环境质量情况进行通报,会议透露,年底,全省第一家危险废物集中处理中心将建成。
污染水源10个市被扣生态补偿金
今年第一季度,我省共扣缴生态补偿金3718万元,10个省辖市“榜上有名”,按扣缴额度大小排序依次为:开封、周口、郑州、许昌、漯河、平顶山、南阳、濮阳、济源、焦作。
今年1月1日起,我省在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四大流域18个省辖市全面推行地表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如果经过治理,水质得到改善,并达到了环保的各项要求,就给予奖励;如果在你的区域内,水质不仅没有得到改善,反而比上游水质还糟糕,那就得拿出相应资金给予补偿。”省环保厅污控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开始,我省试运行生态补偿制度,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改善。
其中,按河流统计,扣缴额度较大的河流是:惠济河(1045万元),沙颍河(714万元),贾鲁河(612万元),清潩河(305万元)。按流域统计,在省辖淮河流域共扣缴3522万元,省辖黄河流域扣缴30万元,省辖海河流域扣缴81万元,省辖长江流域扣缴85万元。
为何淮河流域占扣缴金额九成以上?省环保厅污控处副处长郭丽君解释道,因为淮河流域的很多支流没有水源,天然无径流,就是条防洪沟,没有自我净化的能力,里面都是污水处理厂处理过的中水,或者企业治理后排放的废水。
“除此以外,还和淮河流经的省辖市较多有关,淮河流域涉及我省11个省辖市,有22个检测断面,每个断面都要缴纳补偿金。”省环保厅监测站总工程师丁卫东表示,我国对淮河的治理力度较大,在淮河设的检测断面较多。
初见成效被扣金额逐月减少
去年,省环保厅曾在省辖海河流域和沙颍河流域试运行水环境生态补偿制度,首次兑现奖惩,并初获成效。去年1月到9月,沙颍河流域共扣缴6个省辖市生态补偿金6619.85万元,其中第一季度为3733.5万元,第三季度的扣缴金额下降为48.55万元。
这项制度在我省正式推行3个月以来,全省地表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一组数据可以证明:1月份扣缴的生态补偿金为1999万元,2月份为1117万元,3月份已降为601万元。
“3个月的扣缴金额逐月减少。1月份刚在全省启动该制度时,各地的污染控制力度较弱,很多企业没有改善排污工程。随着控制和处罚力度加大,企业扣缴金额逐月减少,这也意味着水质变得越来越好。”丁卫东说,“当然,排污的不仅是企业,农田里的农药、生活污水都会排入河流,这些如果不达标,也将被检测到。”
那么,这笔生态补偿金将如何使用?丁卫东表示,有三个用途:一是作为上游对下游城市的补偿,由财政部门转移支付;二是用于污染防治、水污染综合整治、生态修复和污染减排等工程;三是在年底时,对目标完成较好的城市进行奖励。
全省首家危险废物处理中心将建成
“今年年底,我省第一家危险废物集中处理中心将在新郑市建成。”在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省环保厅透露,该项目是河南省2007年重点项目之一,总投资约2.2亿元。
“地址在新郑市郭店镇轻工路北侧,距离郑州市中心25公里,紧挨107国道。”省环保厅规划财务处处长王全力表示,选址时经综合考虑,这里离居民区较远,人口稀少,且土地不适合耕种,交通便利。“按照国家颁布的危险废物名录,化工废物、冶金废弃物、过期药品等几百种危险品都必须拉到这里处理。”王全力表示,危险废物集中处理中心建成后,将防止危险废物造成二次污染,实现危险废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据了解,该项目共征地235.3亩,其中工程占地217.8亩。
“此外,我省正申请在南阳建设一个危险废物集中处理中心,以缓解新郑危险废物集中处理中心的压力。”王全力说,因为我省化工厂较多,人口也多,一个处理中心无法满足全省的需求。
空气质量信阳、周口等名列前茅
昨日,省环保厅还发布了今年第一季度的全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报告,全省空气优、良天数为85.7%,比去年降低0.7个百分点。饮用水源地取水水质达标率继续为100%。
各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依次为:信阳、周口、漯河、濮阳、商丘空气优、良天数在90%以上;开封、鹤壁、新乡、洛阳、驻马店、南阳、郑州、三门峡、安阳、许昌空气优、良天数在80%以上;济源、平顶山、焦作空气优、良天数在80%以下。